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六、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原为贬义,凭空捏造的意思,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舍弃它的贬义性,而取其能从“没有”中产生“有”的一面。《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无中生有”的文章,作者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渴望能有个冷静之处,以清心潜思,可是,现实又不允许,因此,她只能“无中生有”地在心灵中构筑这所“空中楼阁”。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自己在《药》中瑜儿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也是“无中生有”。我曾用这些例子启发学生为一些传统文章“无中生有”地写续篇。有个同学就为《狐狸与乌鸦》写了一个不错的续篇:
这回乌鸦又叼来一块肉,歇在树枝上,狐狸早就在对面的草丛里瞅着了,它想故伎重演:“乌鸦小姐,您的歌声太动人了。我敢保证,谁听了你的歌唱都会心花怒放,久久不忘。这不,上次听了您的歌,我至今还感到余音未绝呢!您再唱一支吧!”
乌鸦把肉衔得紧紧的,朝狐狸瞪了一眼,使劲地摇了摇头,因为它深知自己的嗓子并不好,森林里的歌星应该是黄莺和百灵,狐狸又想用恭维来换肉块。
狐狸又说了许多令人肉麻的恭维话,乌鸦索性叼着肉飞到了别的树上。于是,狐狸到处散布谣言,说乌鸦嗓子太难听,乌鸦叫声谁听了就要倒霉,乌鸦心太黑,还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许多善良的人们并不知道底细,就跟着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了。另外,《项链》、《阿Q正传》等文学习后,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写续篇、补充细节的。
七、借刀杀人
这个计谋说起来不好听,它本指利用别人去害人。这里,我们不妨称借助于另一事物的力量、方法、原理或形式来进行新的构想和设计叫“借刀”,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杀人”。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借用一些数学原理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讲解动宾短语时,有些学生往往对多动词支配多宾语的两种情况不能区别。如:
他们用一切方法帮助同志去克服和改正这些弱点和错误,绝不采取那种利用和扩大同志的弱点和错误的方法。(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学生对此句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不会区别,以为动宾的两两搭配都一样。于是,我就将这两个分句的动宾结构列了两道数学算式:
前:克服·弱点+改正·错误
后:(利用+扩大)·(弱点+错误)=利用·弱点+利用·错误+扩大·弱点+扩大·错误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看懂多动多宾的搭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个动词与第一个宾语搭配,第二个动词与第二个宾语搭配;另一种是每个动词都能和每个宾语搭配。
八、笑里藏刀
&nbs
p; 这里的“刀”并无阴险狠毒的原义,而只有严厉的批评的意思。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苦药已有糖衣裹着,那么,说“忠言”也要能“顺耳”才好。这就是说,在批评时,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寓批评于笑谈中,使受批评者在嘻笑声中受到教育。
有一次,我正就《守财奴》一文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金钱,有位同学却因头天晚上贪看电视,酣然地打起了呼噜。我于是说:“面对金钱,各种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把它当成了命根子,可是有人却不被它迷惑,谈到金钱,他毫无兴趣,照样打他的呼噜!”同学们大笑起来,那位同学被惊醒,知道情况后,再也不打瞌睡了。
还有,为了改变学生只在课堂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让他们拓宽思路,开阔眼界,要适当地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到社会中去调查。这种离开课堂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妨称之为“调虎离山”。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立精神,教师可先带头设计一些语文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结社办报等,等到有些头绪时,突然借故离开,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这项活动。这种有利于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做法,可以称之为“上树拔梯”。其他如:“暗渡陈仓”、“添兵减灶”、“瞒天过海”、“打草惊蛇”等计策,在适当的时候,也都是可以采用的。值得重视的是“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有人说,在求知的道路上,小学生要老师抱着走,初中生要老师拉着走,高中生则要老师领着走,大学生只要老师指个路,他们自己就会走。如果能尽早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老师只作指路人,“路”让学生自己走,则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一计,是为“走为上”计。
须注意的是,战争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计谋,有人用了成功,有人用了不灵;这一处用了成功,那一处用了不灵;此时用了成功,彼时用了则行不通。究其原因,就是能否从不同的客观实际出发,从而灵活应变的问题。语文教学也是这样,这法那法,你用成功,我用无效;我用有效,他用无效,究其实质,也有个能否因时因地,灵活应变的问题。故此说:“三十六计”恰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一定要讲求自然贴切,信手拈来,切不可机械搬用,以致弄巧成拙。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