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浮躁
开学以来,我校上下深刻反思教学与管理中的问题,正对症下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与很多老师交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对整个高一高二年级2500多名同学的整体评价之一就是浮躁。浮躁成为我们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状态,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严重障碍,今天,我们就谈谈浮躁的问题。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495.html
浮躁是一种消极情绪
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理、情绪和精神面貌。这种心理和情绪,是使人事业心、责任感下降的诱因,也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增强个人内涵的破坏力量。浮躁见之于生活中,表现在心态上,是心浮气躁,六神无主,特别是在各种诱惑面前,心理失衡;表现在学习上,是静不下心,坐不下来,学不进去;表现在作风上,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热衷于提新口号,摆花架子,搞“盆景工程”;表现在工作上,是标准不高,得过且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凡此种种表现,遗患无穷。
浮躁的对立面是沉稳,沉稳可以使你认清前进的方向,胸怀宽广,处事游刃有余;沉稳如雄狮小憩,静而有威,可以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
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需要相关各个方面知识的准备和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艰苦的过程,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倾心付出,成功难上加难。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说、学、逗、唱几乎需要样样精通。面对台下的观众,他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现场气氛的感应能力和调动能力。我们看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白岩松,采访、主持、谈话总是井井有条,洞察细微 ;王小丫主持节目不慌不忙,收放自如。试想一下,一开始,他们能做到这样吗?我看不一定。因为这里面需要有个人极高的修养,无止境的知识积累,对他人和事情的用心感知。而这一切,没有沉稳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他们在成功以前一定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努力,风光背后一定有克服艰辛的困难跋涉。
为什么要力戒浮躁(第2页)
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段治学三境界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