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巧用“金钥匙” 智开科学门——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江苏省锡山市石塘湾中学 李铁军)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 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 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 培养学生能力。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 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这是因为:
    其一: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 。”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则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多角度、深层 次地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揭示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历 史教学的功能,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借鉴启发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陶冶情操等,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
    其二: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要成为现代化人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其思维方式的现 代化。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着 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提问艺术,正是 多维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其三: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 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他们富于想象,以 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 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在授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思的问号,能够打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 将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这正是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最佳心理基础 。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 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 这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从下列诸方面摭谈。
    1、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 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 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问题,学 生感到似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了辩 证思维能力;又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2、浅处深问,静中得疑。教材中有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节时,学生对“国民政府的北伐” 这一内容似乎极易就掌握:既知道北伐的目的、对象;又清楚北伐的经过、结果。从现象上看,仿佛“无疑。 ”若及时设问:“南京政府的北伐在形式上是北伐战争的继续,但性质则完全不同,这如何理解?”“既然张 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为什么日军还要制造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和济南惨案的发生,说明 了什么问题?”学生虽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促其思维。笔者趁势对其引导,从而使他们排除了疑点,深化了知 识。
    3、故设障碍,诱导思维。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提问时,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 不能及时回答,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可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 失败了,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我 们已学过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对 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 活性。
    4、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围绕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 连串问题:①“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其高潮是什么?”②“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 来代替它吗?”④“为什么说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经四步设问, 加上教者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因而这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 解了。
    5、迂回设问,退中求进。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设计这样的提问:“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则学生回答的效果定不理想,若对提问方式稍作下变通,设计若干个小问题: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②“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③“1935年党的瓦窑堡保会议制定了什么方针?”④“一二·九运动爆发标志着 什么?”,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设问,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其思维顺 利地越过障碍,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6、创设矛盾,激起波澜。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完“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后,可设 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亚非文明古国不处在大河流域这个有利的位置,那么,这些地区能不能成为文明古 国?”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如果这些地区不处在大河流域,就缺少了便利的灌 溉条件,农业生产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文明古国。”而有的同学认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固 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古代埃及等国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没有当时统治阶级的励精图治,那么,即使地 理环境再优越,上述地区也成不了文明古国。”也有少数学生持这样的观点:“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对自 然条件更好地利用。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要靠人来改造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优越,说不定还会 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在争论中形成统一,在矛盾中获得了真理—— 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善教者,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应遵循以下 原则: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 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 、“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讨论、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 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全面 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提问这把“金钥匙”。

巧用“金钥匙” 智开科学门——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73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