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校德育改革新进展
对情意目标的实施,社会学习领域课程纲要提出了四项策略;(1)支持与鼓励:对那些具有天生的基础、会随成长而展开的正面情意(如爱心等),要予以不断的支持和鼓励; (2)感染与感动:教师自己应具有“爱、关怀和好奇等情意”,以身作则,感动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尽量营造爱、自由和尊重的学习气氛,形成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关系,感染学生;(3)协助学生确定价值观和发展价值体系:价值的教学不在于直接教导和灌输,而在于引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和互动地学习,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价值选择,反省自己的价值观念,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修正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发展自己的价值体系;(4)善用多元教学策略:多元教学策略是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采用各种可以灵活教学的方法,如“社会议题辩论”、“道德困境讨论”、“角色扮演”、“创作与欣赏”、“发表”、“合作学习”、“主题探索”、“方案教学”、“学生社团活动”、“户外教学活动”等。此外,由于情意的发展比认知的发展更为复杂,所需时间更长,新课程纲要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并取得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配合。
6.以自然、长期和质性的手段评估情意学习
新课程纲要认为对情意学习的评价主要在于改进教学和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反馈,必须坚持情意评价的自然、长期和质性原则:(1)采用自然情境下的观察,避免进行正式、人工化和具有情境压力下的考核。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包括观察学生的同伴关系、自治活动、社会参与和公共服务等。(2)进行长期和多次的评价,避
免短期和少数几次评价带来的不准确判断,注重学习过程和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学生日常的作品、行为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评价资料都可以相互参照,综合运用。(3)采用质的评价方式,避免以客观式纸笔测验进行情意评价。质的评价方式包括“档案评估”、“情境测验”、“学习日记”、“深度访谈”等。
7.注重道德教育实施的教师自主性
本次课程改革颁布的课程纲要不同于以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强调一致性和规范性,对课程目标、学习科目、每周授课时数、实施原则、各科课程目的、时间分配、教材大纲、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法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在课程设置和实施方面的自主空间十分有限。本次课程纲要只规定了课程目标、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和基本授课节数,诸如每周授课节数的确定、课时的安排、教材的选择等都由学校和教师自行决定;同时,由于政府开始退出教材编写市场,只负责教材的审定,德育教材与其他教材一样开始民间化,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根据课程纲要拟定的主题轴及分段能力指标编制教材,教师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专业自主权。相应地,道德教育的情境性、针对性受到了重视,广大一线教师在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编排、单元及教学主题的确定、教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正因为如此,目前台湾校本道德教育教材和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
三、开放性课改弱化了德育的本土理念
台湾道德教育出现的上述变化是在台湾10年教改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是台湾1998年以来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这一变化的结果是道德教育的概念消失或弱化,道德教育的内容被整合到“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离散性特征。与此同时,“社会学习领域”作为一个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广泛的学习领域,不仅包容了道德教育,而且包含了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另外十几项内容。在当代学科知识的发展出现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不断力n速的背景下,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走综合发展之路,应当说是必由之路,是值得肯定的。本次课程改革重视教师自身在学习内容选定和教学组织中的作用,实现教材编写的开放性,这些多少带有后现代风味的改革思路,有利于改变以往过于注重预定和统一性的道德教育模式,为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道德教育依据具体情境和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在能力目标取向的基础上重视情意目标,提出实现情意目标的策略和评估方式,这些改革思路虽然都是面向所有学习领域而不是单单针对道德教育的,但它们对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过,台湾新课改及由此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变化也有不少令人困惑之处,如“社会学习领域”的内容框架过多抄袭美国“社会科”模式;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几乎完全没有得到反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严重削弱以至于出现无德现象;道德教育的渗透路径缺乏政策性保证,等等。
从根本上说,台湾道德教育目前发生的变化是基于整体课程改革和“社会学习领域”的设置应运而生的,并不是从道德教育本身及相应的社会需求角度进行的变革。由于台湾新课程的实施才刚刚开始,它所引发的道德教育的变化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对学生和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台湾学校德育改革新进展(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