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论纲
【内容提要】文章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种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分类,提出了选择和确定最佳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确定最佳模式的标准,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应当是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以国办为主的、多样化的、先系统后地区的过渡型共建共享模式。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
资源共建共享是20世纪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奋斗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处于网络环境下的21世纪,图书馆将彻底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全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成为现实。但欲达此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实现此目标的各种关键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同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推动此目标早日实现。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类
1.1 按管理体制分
有集中型模式和分散型模式两大类。集中型模式是指有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统管全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如前苏联的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就是这类集中型模式。分散型模式是指无统一的具有行政干预能力的全国性管理机构领导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而主要靠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来组织和调节信息资源的工作与共享。如美国和日本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就是分散型模式。
1.2 按共享的区域范围分
有国内型、国际型和区域性三大类。国内型又分全国共享型和地方共享型、系统内共享型、跨系统共享型。国际型是指跨洲的多国共享型,如目前的OCLC,它既是国际联机图书馆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和共享机构。区域型是指少数几个洲或一个洲内多国参加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如亚太地区、东南亚地区所形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尽管目前尚未实现)。
1.3 按层次分
有中央型、地区型、省市型三个层次。中央型是指国家级文献情报中心所组建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它将国家图书馆和各系统所有大型图书情报中心联合起来,形成中央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地区型是指某一地区内(如华东地区)各系统图书馆共同组建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省市型是指以省(或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建立一省(市、区)范围内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994年成立)、河南省省数字图书馆工程(1999年开始实施,实行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4 按系统分
有系统内型和跨系统型二大类。系统内型又分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和科研图书馆系统。跨系统型指不同系统共建共享。系统内型又分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跨系统型也分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就系统内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三足鼎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格局”。就跨系统而言,已如上述,上海及河南省等地区在跨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经验,并成为资源共建共享的典范。
1.5 按共建共享所形成的体系结构分
有链式网络结构模式、根状结构模式、纵向结构模式和横向结构模式等。(1)链式网络结构模式:第一级是国家级文献情报中心,是资源共享的调控机构,担负着总书库的职能,负责解决下一级(链)机构的有关问题和复制服务等。第二级为省级网络中心。它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横向联系各省高校馆,形成二级链式网络,并建立地区型网络中心,再通过省际协作协调,建立跨省的网络机构中心。第三级是中小型图书馆网络,进行馆际互借等交流活动。(2)根状结构模式:把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中心点,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馆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分馆。将各地市县馆和其他图书馆(情报所)作为省一级馆的分馆。这样组织起来,全国的图书情报网络结构象树根一样。(3)纵向结构模式:指按系统(如公共馆系统)建立的共享模式。(4)横向结构模式:指同一地区跨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纵向和横向结构模式都必须有一个或两个图书馆牵头,并签订共建共享详细协议,在平等、互惠互利的情况下,所有参加馆形成一种纵向或横向的体系结构。
1.6 按资源共享网络的组建和规划方式分
有“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两种。“自上而下”式:发展(组建和规划)图书馆网络,从上到下进行,同时自下而上地启动。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统一规划和集中领导,另一方面各图书馆要在参与网络建设方面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积极性。“自下而上”式:首先发展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作为建网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图书馆联成网络,继而不断扩大组织程度,使之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
1.7 按资源共建的投资来源分
有国办式和民办式两种。国办式是指政府行为,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如日本图书馆的外国杂志中心就是日本文部省专项资金支持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我国的CALIS也是国家拨款支持的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民办式(又称民间式)是民间行为,没有政府资金支持,靠共建成员投资支持。如我国的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协作网,美国的“法明敦计划”(持续30年后终止)等都属于民办式。
1.8 按共建共享所形成的网络的性质分
有学术性图书馆网络、大众图书馆网络和大众与学术混合型网络。学术性网络是指高校系统图书馆形成的共享网络、科研系统文献情报中心形成的共享网络以及高校和科研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大众图书馆网络是指由公共图书馆系统组建的共享网络。混合型网络是指跨系统(公共馆系统必须参加)的共建共享网络。
1.9 按共建共享网络发展的进程分
有过渡型模式和完成型模式。过渡型模式是指在完成理想的共建共享网络之前的阶段性共建共享网络,如高波博士最近提出的“小共建、大共享”模式。此模式是指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全国性系统的共建共享和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相结合的模式”。此模式目的是“系统共建,全国共享”、“区域性共建,全国共享”。完成型模式是指一次完成的理想的无边界共建共享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实现资源共享的最终模式。这种模式,国内外学者都有成果发表,现只举几例。(1)全国共建共享模式:全国范围内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2)全球共享网络模式: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享。(3)郑贵宇提出的资源共享模式:“由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国家级横向协作网、专业系统的纵向协作网及地区性的横向协作网所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网络”。
1.10 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分
有合作馆藏建设、联机联合编目、网上文献传递(含馆际互借)和在线信息咨询。
1.11 按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的学科性质分
有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自然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综合性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12 按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载体分
有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13 按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文种分
有中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外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西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英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
1.14 按共建共享的数据库种类分
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期刊篇名索引数据库共享,外文期刊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特色文献数据库共享,古籍文献数据库共享等。
以上模式的归纳,有的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有的只是一种设想(尚未有人提出)。有的是正在实施的共享模式,有的是已完成的共享模式(局部共享),有的是尚未实施但已规划(确定)好的模式。当然,以上只是从主要几个方面划分的模式类型,用其他标准分类,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模式。然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
2.1 确定最佳模式的基本原则
2.1.1 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代发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都是在该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地理等人文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所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确立,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现状。分散型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应采取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而集中型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则易采取集中型模式。我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代发展原则。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和确立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共享模式至关重要。
2.1.2 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读者(用户)获取,节约读者(用户)的时间和经费。
2.1.3 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论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806.html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
资源共建共享是20世纪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奋斗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处于网络环境下的21世纪,图书馆将彻底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全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成为现实。但欲达此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实现此目标的各种关键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同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推动此目标早日实现。
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类
1.1 按管理体制分
有集中型模式和分散型模式两大类。集中型模式是指有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统管全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如前苏联的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就是这类集中型模式。分散型模式是指无统一的具有行政干预能力的全国性管理机构领导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而主要靠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来组织和调节信息资源的工作与共享。如美国和日本对此项工作的管理就是分散型模式。
1.2 按共享的区域范围分
有国内型、国际型和区域性三大类。国内型又分全国共享型和地方共享型、系统内共享型、跨系统共享型。国际型是指跨洲的多国共享型,如目前的OCLC,它既是国际联机图书馆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和共享机构。区域型是指少数几个洲或一个洲内多国参加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如亚太地区、东南亚地区所形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尽管目前尚未实现)。
1.3 按层次分
有中央型、地区型、省市型三个层次。中央型是指国家级文献情报中心所组建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它将国家图书馆和各系统所有大型图书情报中心联合起来,形成中央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地区型是指某一地区内(如华东地区)各系统图书馆共同组建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省市型是指以省(或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建立一省(市、区)范围内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1994年成立)、河南省省数字图书馆工程(1999年开始实施,实行跨系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4 按系统分
有系统内型和跨系统型二大类。系统内型又分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和科研图书馆系统。跨系统型指不同系统共建共享。系统内型又分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跨系统型也分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就系统内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三足鼎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格局”。就跨系统而言,已如上述,上海及河南省等地区在跨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经验,并成为资源共建共享的典范。
1.5 按共建共享所形成的体系结构分
有链式网络结构模式、根状结构模式、纵向结构模式和横向结构模式等。(1)链式网络结构模式:第一级是国家级文献情报中心,是资源共享的调控机构,担负着总书库的职能,负责解决下一级(链)机构的有关问题和复制服务等。第二级为省级网络中心。它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横向联系各省高校馆,形成二级链式网络,并建立地区型网络中心,再通过省际协作协调,建立跨省的网络机构中心。第三级是中小型图书馆网络,进行馆际互借等交流活动。(2)根状结构模式:把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中心点,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馆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分馆。将各地市县馆和其他图书馆(情报所)作为省一级馆的分馆。这样组织起来,全国的图书情报网络结构象树根一样。(3)纵向结构模式:指按系统(如公共馆系统)建立的共享模式。(4)横向结构模式:指同一地区跨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纵向和横向结构模式都必须有一个或两个图书馆牵头,并签订共建共享详细协议,在平等、互惠互利的情况下,所有参加馆形成一种纵向或横向的体系结构。
1.6 按资源共享网络的组建和规划方式分
有“自上而下”式和“自下而上”式两种。“自上而下”式:发展(组建和规划)图书馆网络,从上到下进行,同时自下而上地启动。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统一规划和集中领导,另一方面各图书馆要在参与网络建设方面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积极性。“自下而上”式:首先发展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作为建网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图书馆联成网络,继而不断扩大组织程度,使之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
1.7 按资源共建的投资来源分
有国办式和民办式两种。国办式是指政府行为,政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如日本图书馆的外国杂志中心就是日本文部省专项资金支持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我国的CALIS也是国家拨款支持的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民办式(又称民间式)是民间行为,没有政府资金支持,靠共建成员投资支持。如我国的全国高校图书馆期刊协作网,美国的“法明敦计划”(持续30年后终止)等都属于民办式。
1.8 按共建共享所形成的网络的性质分
有学术性图书馆网络、大众图书馆网络和大众与学术混合型网络。学术性网络是指高校系统图书馆形成的共享网络、科研系统文献情报中心形成的共享网络以及高校和科研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大众图书馆网络是指由公共图书馆系统组建的共享网络。混合型网络是指跨系统(公共馆系统必须参加)的共建共享网络。
1.9 按共建共享网络发展的进程分
有过渡型模式和完成型模式。过渡型模式是指在完成理想的共建共享网络之前的阶段性共建共享网络,如高波博士最近提出的“小共建、大共享”模式。此模式是指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全国性系统的共建共享和地区性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相结合的模式”。此模式目的是“系统共建,全国共享”、“区域性共建,全国共享”。完成型模式是指一次完成的理想的无边界共建共享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实现资源共享的最终模式。这种模式,国内外学者都有成果发表,现只举几例。(1)全国共建共享模式:全国范围内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2)全球共享网络模式: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享。(3)郑贵宇提出的资源共享模式:“由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国家级横向协作网、专业系统的纵向协作网及地区性的横向协作网所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网络”。
1.10 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分
有合作馆藏建设、联机联合编目、网上文献传递(含馆际互借)和在线信息咨询。
1.11 按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的学科性质分
有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自然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综合性科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12 按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载体分
有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纸纸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
1.13 按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文种分
有中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外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西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英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
1.14 按共建共享的数据库种类分
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期刊篇名索引数据库共享,外文期刊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特色文献数据库共享,古籍文献数据库共享等。
以上模式的归纳,有的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有的只是一种设想(尚未有人提出)。有的是正在实施的共享模式,有的是已完成的共享模式(局部共享),有的是尚未实施但已规划(确定)好的模式。当然,以上只是从主要几个方面划分的模式类型,用其他标准分类,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模式。然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
2.1 确定最佳模式的基本原则
2.1.1 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代发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都是在该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地理等人文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所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确立,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现状。分散型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应采取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而集中型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则易采取集中型模式。我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代发展原则。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和确立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共享模式至关重要。
2.1.2 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读者(用户)获取,节约读者(用户)的时间和经费。
2.1.3 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