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利与弊论文
试论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利与弊
杨锋伟 安徽涡阳县第四中学美术组(233600)
【摘要】本文着重从情境式教学的利与弊两方面进行论述,重点讲述情境创设的作用,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加速各种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较好地解决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情境式教学;重要作用
将15克的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德国—学者
上面一段话很形象精辟地比喻了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看到这段话,我如一个苦苦念经的和尚顿悟一般,参透了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才能真正被学生喜欢,被学生吸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为什么不少学生还厌学?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之美。为此我们要担负起“美容师”的角色,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富有美感,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流光溢彩,青春靓丽”。
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象)则是抽象和简约的。而我们的教材正是由语言文字和图画汇集成的,我们在学习知识,欣赏作品时,都要透过语言文字、图象把他们所表达的实际事物想清楚,把课堂搞“活”起来,从而把两者真正统一起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则是有意义的学习。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境。一次讲到罗中立的《父亲》,学生首先被其领袖式构图感染,我趁机讲中国“遗失”的几个词“小姐”、“同志”、“农民”,曾几何时“农民”与“土佬帽”“不讲究卫生”划上了等号,我教育学生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农民,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现在的现代化城市,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热爱农民。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这幅作品的理解。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情”。(美术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识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境”。
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之山水单元专题时,我播放《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让学生达到未见其境如临其境的感受。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如古人般畅游在幽静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及意境,这样学生就能在我为大家创设的“境”中进入山水画的鉴赏之中。
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我根据五段式的画面内容,用音乐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箫合奏,引导学生随音乐感受作品的具体情节;再如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穿插影视讲述,引发同学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与兴趣,我还邀请同学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到欣赏的乐趣,增强作品的感悟能力。
以上这种充满情境式的教学,把本来死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们的脑海中。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的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这是因为“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在课堂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
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感受“身临其境”意境。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的“孩子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理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向。这是情境教学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当然,我们都注重“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不少教师对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偏差,创设的 “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师生的调侃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缺乏价值取向过于花哨。如果设置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一味地挖空心思地在教学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备美术’、‘备学生’,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美术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即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也很难说是一堂成功的美术鉴赏课。因此,在注重情境的同时,还必须更深入地研究美术教材及学生。还有一种现象,有些创设情境无关因素大大干扰了课堂的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时,教师从奴隶社会的陪葬讲到世界各地的葬礼竟然用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样就本末倒置,抓不住重点了。
另外“情境”的创设并不时时处处需要,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情境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是为美术教学服务的。我们应根据美术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
总之,情境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利也有弊,对其弊端要克服,更要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努力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参考文献】
[1]韩永昌 符丕盛 《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3]周性茂《寻找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语境》中学美术教育 《试论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利与弊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3808.html
杨锋伟 安徽涡阳县第四中学美术组(233600)
【摘要】本文着重从情境式教学的利与弊两方面进行论述,重点讲述情境创设的作用,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加速各种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较好地解决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情境式教学;重要作用
将15克的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德国—学者
上面一段话很形象精辟地比喻了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看到这段话,我如一个苦苦念经的和尚顿悟一般,参透了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才能真正被学生喜欢,被学生吸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为什么不少学生还厌学?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之美。为此我们要担负起“美容师”的角色,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富有美感,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流光溢彩,青春靓丽”。
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象)则是抽象和简约的。而我们的教材正是由语言文字和图画汇集成的,我们在学习知识,欣赏作品时,都要透过语言文字、图象把他们所表达的实际事物想清楚,把课堂搞“活”起来,从而把两者真正统一起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则是有意义的学习。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境。一次讲到罗中立的《父亲》,学生首先被其领袖式构图感染,我趁机讲中国“遗失”的几个词“小姐”、“同志”、“农民”,曾几何时“农民”与“土佬帽”“不讲究卫生”划上了等号,我教育学生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农民,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现在的现代化城市,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热爱农民。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这幅作品的理解。这只是情境的一个维度“情”。(美术教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识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境”。
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之山水单元专题时,我播放《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渲染作品的意境,引发一种思古的心境,让学生达到未见其境如临其境的感受。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如古人般畅游在幽静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及意境,这样学生就能在我为大家创设的“境”中进入山水画的鉴赏之中。
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我根据五段式的画面内容,用音乐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箫合奏,引导学生随音乐感受作品的具体情节;再如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穿插影视讲述,引发同学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与兴趣,我还邀请同学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在互动中体会到欣赏的乐趣,增强作品的感悟能力。
以上这种充满情境式的教学,把本来死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钻进了孩子们的脑海中。相反,“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的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这是因为“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在课堂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
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感受“身临其境”意境。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的“孩子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理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向。这是情境教学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当然,我们都注重“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不少教师对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偏差,创设的 “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师生的调侃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缺乏价值取向过于花哨。如果设置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一味地挖空心思地在教学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忽视了‘备美术’、‘备学生’,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美术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即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也很难说是一堂成功的美术鉴赏课。因此,在注重情境的同时,还必须更深入地研究美术教材及学生。还有一种现象,有些创设情境无关因素大大干扰了课堂的进程,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时,教师从奴隶社会的陪葬讲到世界各地的葬礼竟然用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样就本末倒置,抓不住重点了。
另外“情境”的创设并不时时处处需要,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情境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是为美术教学服务的。我们应根据美术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良好的”“合适的”情境。
总之,情境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利也有弊,对其弊端要克服,更要发挥其有利的方面,努力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参考文献】
[1]韩永昌 符丕盛 《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3]周性茂《寻找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语境》中学美术教育 《试论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利与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