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校长模式与素质结构
(五)、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要求校长必须具有丰富、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学校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技术。
(六)、突出的创新能力。今日的学校正处在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发展是现代学校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备的精神品质。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能力。他不只自己追求变革,而且能够带领全校所有成员热心地参与变革,不断夺取变革的成功。
(七)、科学的决策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学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轴心。现代校长的决策力是这样一种能力:他能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明了和掌握学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能想象到学校与教育界、社会以及同整个国家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充分注意到当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各种可能性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科学的决策力是校长素质结构中的关键能力。
(八)、有效的协调能力。这里的协调能力主要指有效的人际协调能力。
(九)、坚强的意志性格。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发展”,而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进取”。校长应该视竞争为人间正道,团结全校师生,冷静面对变幻的环境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外界,永远不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十)、完善的人格魅力。校长应是师生的楷模。校长不仅应当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去指导学校,而且应当以完善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领师生。
进入校长角色的途径
一般而言,进入校长角色的途径是多元的。不论从哪个队伍进入校长队伍的,都有一个怎样进入校长角色的问题。这里应当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作校长与进入校长角色。作校长并不等于进入了校长角色,更不等于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不论是从教师队伍进入校长队伍的,还是从管理者、官员、政治家队伍进入校长队伍的,都有一个进入校长角色的问题,即按照“教育家兼某些优秀管理者、政治家和学术专家的素质”的理想模工,成为合格校长的问题。他们不论从哪种队伍走入校长队伍的,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改变自己的素质结构,向教育家看齐,成为“教育家兼某些优秀管理者、政治家和学术专家的素质”的合格校长。这是进入校长角色的基本途径----“多元归一”,即多种来源,归于“教育家兼某些优秀管理者、政治家和学术专家的素质”的合格校长。
进入校长角色,成为合格校长,大约需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其它岗位刚刚来到校长位置,理论与经验均感不足,办事循例,工作被动;第二阶段,工作开展起来,稍具经验,能够按常规比较顺利地处理学校日常事物;第三阶段,就任有日,经验丰富,谋求发展,开拓进取,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教育理论和其它相关理论知识,悟出了某些办学的规律性。第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研究教育理论和其它相关理论知识,成为资深校长,其中有的人在教育理论或经验上颇有建树,成为知名校长或教育家。这往往是成功校长走过的道路和发展历程。
《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校长模式与素质结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