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英语教学活动情境的讨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必须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的高层次表现,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创设疑问情景,强化动机,采取悬念激发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例如,学了SB.III.L22“Under the sea”后要求学生思考:What can you find under the sea?How important is the sea to our life?
2.鼓励质疑创新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提出创新观点。在做了课后阅读“The Necklace”后,只有一个女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问题,而这个女学生恰恰被老师和同学们认为是一个“聪明、不认真、别出心裁”的学生。我到现在还忘不了她与众不同的问题(尽管英语形式有错的地方,表达也不太老练):“Why we think Mathilde was a not good woman?She want to be beautiful.Is it wrong?If she didn't lose the necklace,she was not wrong at all,but she returned Jeanne necklace.At last she could get some money from Jeanne,because her necklace was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Jeanne’s.Do you think she could live a good life now?”
从这个课堂阅读实例的教训中,我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做得太差了,反过来,恰恰是这位女学生的创新个性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3.探究性质疑: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引导。例如,SB1B,Lesson61的Fire Notice中有这样一个句子:Consider every fire alarm to be a real fire.对学生掌握其字面意思并不难,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隐藏在句子中的弦外之音,使他们能透过问题的表面看到其本质的联系,列举出诸如:“Maybe a naughty boy can sound a fire alarm to play a joke,and some people won’t believe that a fire has broken out till they have seen it themselves.”之类的情形,为培养其探究性思维品质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4.批判性置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例如:讲到practise doing sth.的用法时,马上给出一道选择题:
He often practises English.
A speak B.spoke C.spoken D.speaking
试题一给出,大部分学生会立刻作出反应,认为D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打破思维定势,教师进一步暗示学生此题答案可能不唯一,引导他们对那三个被排除的答案提出批判性置疑,许多学生很快会发现C也完全正确。此时如果再让学生朗读:“He is practising speaking spoken English.学生定将兴趣浓烈,愉快地掌握practise doing sth.和spoken English这两个表达式,我们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品质,而这种批判性思维一旦形成,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就会尽力避免固有的思维定势。审慎思考,全面考虑。
二、创造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一位留学生归国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人说: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1.再造想象拓展思维
阅读中学生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象,并对图象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心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例如
,有一次我在“归纳动词不定式”的一节课的后面部分,要求学生结对子活动,尽量用动词不定式讨论对英语学习的看法,然后进行全班讨论,有一位学生在班上交流的原话为: English is not easy to learn ,but it is important to do so.In order to study it well ,we get up early to read English in the morning .In class we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and do what she wants us to do.It is useful to remember words and phras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we like to sing English songs very much ,and we like to listen to them ,too.Do you want me to tell you my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it is to become an English teacher just as Miss Xue.
这一段话虽然有错误,但它包含了11个动词不定式短语,是通过讨论后形成的,该学生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性。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原来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指标。让学生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例如,教完中学课本SB III L78 “Standing Room Only”我让学生讨论: “The..population..problem”,学完SB III“A great inventor”后,我让学生命题作文“Edison”,写出学生所熟知的各种发明,学完新教材SB III L10后,我让学生谈谈“The pollution problem”……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有跳跃性。
三.创造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协作”
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展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容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例如SB III L5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Qingdao?”时,引导学生不要局限“Yes ,I have .”“No ,I have not.”,要广开思路,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或否定回答时,附加不同的句子,这样才会得到以下极富生活气息的回答,:“No,never.”“Not yet.” “Yes,only once”
Yes ,I have .It is very exciting to be there .
Yes ,I have .I will never forget it.
No ,I have not .How I wish to go there .
No ,I have not.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
又如,SB L37,主题是关于sports 的对话,因为学生年轻活泼,爱好运动,尽可能的说出一些体育用语,如tennis,badminton, relay race ,wrestling,balance beam,shooting,track and field 等。
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尤其在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而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看图说话(talking about pictures )一般感到很有困难,如果在掌握了基本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几个人一组进行准备,这时,学生会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吸取了其他同学的思想后,每个学生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用英语表达好自己的情感。又如在教完具有表演性的课文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性表演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合作互动”,把课文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创设英语教学活动情境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