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师范院校如何应对WTO的挑战
关键词:WTO,师范院校,对策
一、加入WTO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加入WTO后,受教育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加,普及教育的水平会迅速升高,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目标将逐步实现。师范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师范院校体制上的弊端将充分暴露出来。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培养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要求,这些体制上的弊端在加入WTO后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封闭、定向、单一、终结式的教师培养模式与全球性、服务性教育方式的不相符合将成为阻碍师范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师范院校失去了吸引优质生源的优势。优质生源是一所学校的命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师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直接吸引了众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走入师范院校。加入WTO后,中国必将迎来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的结果将使经济、技术、信息专业的人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师范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职业定向、单一,在其它行业中,往往表现出底子薄、功底浅的现象。加之国外教育机构对优质生源的吸引,以及国外大企业直接参与培训市场,都将直接影响师范院校的优质生源。
3.课程设计缺乏国际化标准。一直以来,师范院校的课程设计以单纯面向中小学教育为主,并且大多数学校还沿袭着六、七十年代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陈旧、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反映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教材、加快课程改革是师范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4.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师范教育的扩大和发展。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与18-21岁适龄青年数之比要超过15%。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将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左右,初步迈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因此,高等教育必将在短短的十年间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定带动高等师范教育的大发展。
5.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入世后,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首先意味着打破贸易壁垒、参与广泛竞争。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师范教育也必须站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角度,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勇于创新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复合型的劳动力资源。
6.有利于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资金的投入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直以来,师范院校始终以政府经费支持为主。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距21世纪末 4%的目标也还相差甚远。而师范院校的投入不足尤为严重,办学资金明显不足。加入WTO后,师范院校有机会以合法的方式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人才来吸纳办学资金、补充经费不足、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
二、应对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办学的根本。加入WTO后,面对蜂拥而至的外国教育机构的挑战、世界专业性人才流动的激烈竞争,师范院校必须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努力改革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逐渐形成现代师范教育的新体制、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克服因循守旧的传统习惯势力,弘扬开拓创新精神,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努力成为通晓古今中外、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2.突出师范特色,加快师范院校的转型。加入WTO后,教育产业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要想争得发展空间,必须加快师范院校的转型。
(1)变传统型的师范学校为综合型师范大学。变传统型的师范学校为综合型师范大学一是要改变传统高师院校单纯对应中学课程的学科建设,在保持传统的基础性学科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学科;二是要增加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打破传统师范院校只有一类专业即“师范专业”的局面,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以外的专业。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师范院校的办学理念和范式,根据各自的办学实力或转型到“大学视范”的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轨道上来或进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2)变终结式师范教育为发展性的师范教育。用发展的模式替代终结式的模式,突出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发展性是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师范院校迎接世界潮流的要求和必然表现。
3.以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托,谋求基础教育最高目标。加入WTO后,师范院校要肩负起发展基础教育的重任,以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托,谋求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
(1)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师范院校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扩大教育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2)建立与中小学伙伴关系,鼓励和帮助中小学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建立与中学生的伙伴关系,可以使师范院校真正深入到基础教育中,在实践中研究基础教育的理论,同时面对面地指导和帮助中小学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共同探索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学术研究的方式、方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促进师范院校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随着国际社会以经济的形式全面进入中国,各种思潮也会随着文化和传媒的进入而侵入,这使我国面临新的文化和道德的冲击与挑战。师范院校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影响。以良好的品德和师德感染学生,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开拓创新的重任。
4.加强学科建设,增强科研实力,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学科建设是一所学校安身立命之本,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也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师范院校的发展空间。
(1)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立足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改造传统学科、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促进学科的快速整合,逐步形成有优势的学科群是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2)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头雁。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选择学科带头人要打破条条框框,选择在本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发展有重要贡献、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的优秀学者。要注重营造学科带头人与学科群体协调的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等,创造团结和谐、学
术民主、有凝聚力的小环境,给学科带头人更多的发展学科的自主权,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带动一批学术骨干。
(3)建设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整合。传统的师范院校由于单纯的面向基础教育,从而忽视学科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学科单一、缺乏成型的学术梯队是普遍的现象。建设一支有实力的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术梯队的建立要注意梯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搭配合理、承接有序。要着力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使学术队伍层次递增,有发展基础和局势潜力。
5.走个性化的办学之路。
(1)准确的学校定位、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指导思想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指南。学校定位是否准确,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是办好学校的关键。确定办学指导思想既要立足实际、紧跟时代,又要发挥优势、独具特色。
(2)狠抓教学质量,严格学校管理,以质取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入WTO后,高师院校必须严把质量关。要把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用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以较高的办学质量,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3)树立独立的大学精神,制定规范的大学章程。独立的大学精神是大学个性化最鲜明的体现。大学是开启智慧、追求真理、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担当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大学的章程是对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大学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的明确规定,是规范办学的必须。
6.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加入WTO后,汉语教育将成为教育的一个新亮点。一是中国的海外华侨为数众多,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机会接受一
《试论师范院校如何应对WTO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