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需要开放型的德育环境与机制
德育环境与机制的开放,是学校教育的特点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所决定的。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因此,采取封闭式教育,既无法割断社会对学校的这种联系,也无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事实上,学校的主流教育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潮的碰撞,这种碰撞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本身的适应能力,也能大大改善效应性与影响力。同时,“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其自身本来就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例如一个学生在一种学校教育环境中长期生活,会削弱其在多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要避免这一教育的封闭性,客观上也要求打开学校教育大门,多途径地进行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1、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上的选择上,常常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应也会有“隔靴搔痒”之感。学校要着力改变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逐步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系统。这一开放的德育组织系统,即德育联席会议。它既能联系学校自己的德育组织“校----团队----班”,也能联系校外社区的家长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一些论题进行商讨,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动迁、交通、物价、腐败等等,引入学校教育,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增加德育内容上的“活性”成分。
2、“活化”德育内容。即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内心的期望、困惑、追求、心向等等,也要反映这些内心活动的认识源----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如动迁、交流、收入、物价等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时政课、社会课、信息课等等根据德育联席会议的要求,及时反映学生与社会两大实际状况,不回避,不掩饰、直截了当地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端正认识,改变观念。
3、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活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化”德育内容决定了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除了通常的一些德育活动形式,如参观、公益劳动、自愿者服务等等外,还应请进来,请厂长经理、工人、个体劳动者、名人、学者等等走进课堂。这样的德育对话,能拓宽学生认识视野,也能改善德行的适应性,使学生品德行为的校内外同一性大大提高。
4、一以贯之的德育系列。“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根据“幼、孝中”学的特点,制定系列德育目标、要求及内容,用一以贯之的德育影响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矗(黑龙江建青文)""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德育工作纪实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办“三校”、“两社”、“一台”,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变空洞的说教为具体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军校团校党校----形成纵向合力
隆回一中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中学生各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办起了“三校”,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纵向合力。
(一)办好少年军校,培养军人作风。
隆回一中把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为入校第一课,与县人民武装部办起了旨在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军人作风的少年军校。他们的具体作法是:初中新生被录取后,在暑期集中训练7至10天,由武装部派人担任教官,学校指定教师担任指导员,除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外,集中精力从站立行走队列训练等基本内容入手,规定统一着装,统一住宿,统一开餐。让孩子们很快适应军营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军训期间教官和指导员与孩子们吃在一起,不许挑肥拣瘦,严禁乱倒饭菜,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训练期间,一律高标准严要求,在炎炎烈日下摸爬滚打,野营拉练,培养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二)办好青少年团校,确保团员质量。
隆回一中少年团校把系统的团的知识学习与各种有益的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思想教育,端正入团动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少年团校邀请老红军老八路来校讲传统,邀请法律工作者结合案例讲法律,暑假与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夏令营,下乡下厂深入了解社会;寒假里组织他们去敬老院慰问,送对联上门。团的知识讲座也尽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制成电视片、幻灯片,甚至灯谜。团校成了隆回一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三)办好业余党校,提高政治素质。
隆回一中把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放到首位,在高中阶段办起了业余党校。业余党校每期从踊跃报名的学生中择优录取50名,按年级编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干部和校党总支成员担任辅导老师。学习内容分为党的知识、小平理论和报刊重要文章。每个学员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党校学习档案装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参军入伍的重要参考依据。业余党校创办两期以来,已有100多名学生领取了结业证,有70多名学员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隆回一 中军校一团校一党校,环环相扣,伴随着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了一种纵向合力。
二、文学社爱心社----拓宽德育领域
隆回一中为了不断拓宽德育领域,把较高层次的教育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美育活动,把学会关心他人,营造爱的氛围的爱心教育列入德育内容,创办了“红杏文学社”和“松坡爱心社”。
(一)“红杏文学社”----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
“红杏文学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既重出作品,更重出人才,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读好书。文学社在社员中提出了“读百部好书,做四有新人”的活动,经常请名家名师来校做辅导报告,提高学生辨别香花与毒草,增强免疫力。
红杏文学社在提高社员的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把文学创作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一是组织社员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进行评比,择优在《红杏报》上发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二是利用文学创作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中学生的风采,探讨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澄清模糊认识,使之健康成长。三是组织多种征文活动,把德育工作目标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仅今年上半年,文学社就配合中心工作举办过“环保杯”、“回归杯”、“尊师杯”征文大赛,把广大文学爱好者吸引过来。
(二)松坡爱心社----校园里的希望工程
在自发互助的基础上,由校团委出面,一个旨在弘扬民族传统,营造爱的温馨的松坡爱心社于1995年诞生了。自成立第一天起,学校就明确提出要把爱心社做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通过各种有益活动教育特困学生自立自强,教育青少年从小学会关心他人,报答社会。
松坡爱心社首先从号召学生“少吃一根冰棍,奉献一片爱心”做起,成立三 年来共收到师生捐助3万多元,先后有64名特困生得到及时救助,完成了高中学业。受到资助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多从心灰意懒中摆脱出来,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去报答社会,或关心公益事业,或辅导成绩差的同学学习,而且大多已考上了高等学校。
三、校园电视台----营造文化氛围
松坡校园电视台自1994年10月创办以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举办学科教学讲座,播放爱国主义影视片,成为德育工作的又一课堂。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电视台的小记者对好坏典型及时采访曝光,哪个班的内务管理搞得好,教室布置有特色,或开展有益活动都能及时上荧屏,同时少数学生乱倒饭菜,乱丢纸屑,做操懒懒散散,夏季穿拖鞋,在校园打赤膊的不文明行为也被----摄入镜头,促使他们自觉改掉不良习惯。
为了创造一种浓烈健康的文化氛围,松坡校园电视台的每日文化三餐活动颇具特色。一是每天中午向各班播放“午间电视”20分,除了播放国内外重大新闻外,还开辟《MTV大家唱》专栏,每周唱一首优美、健康的歌曲,被称之为文化中餐;二是每天第八节课安排15分钟校园新闻或组织读报讲评,被称之为“文化晚餐”;三是晚上第一节晚自习后10分钟的“晚间电视”时间,除进行眼保健操外,还播送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节目或演讲、辩论赛片断,让学生轻松轻松,被称之为“文化夜宵”。除了“文化三餐”外,每逢周末,电视台集中播中外名片、爱国主义影视片,或结合教学播放教学片,被称之为周末文化大会餐。
隆回一中创办“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举措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他们决心再接再励,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而努力探索。 《“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需要开放型的德育环境与机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4065.html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因此,采取封闭式教育,既无法割断社会对学校的这种联系,也无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事实上,学校的主流教育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潮的碰撞,这种碰撞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本身的适应能力,也能大大改善效应性与影响力。同时,“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办学模式,其自身本来就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例如一个学生在一种学校教育环境中长期生活,会削弱其在多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要避免这一教育的封闭性,客观上也要求打开学校教育大门,多途径地进行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1、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上的选择上,常常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应也会有“隔靴搔痒”之感。学校要着力改变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逐步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系统。这一开放的德育组织系统,即德育联席会议。它既能联系学校自己的德育组织“校----团队----班”,也能联系校外社区的家长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一些论题进行商讨,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动迁、交通、物价、腐败等等,引入学校教育,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增加德育内容上的“活性”成分。
2、“活化”德育内容。即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内心的期望、困惑、追求、心向等等,也要反映这些内心活动的认识源----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如动迁、交流、收入、物价等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时政课、社会课、信息课等等根据德育联席会议的要求,及时反映学生与社会两大实际状况,不回避,不掩饰、直截了当地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端正认识,改变观念。
3、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活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化”德育内容决定了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除了通常的一些德育活动形式,如参观、公益劳动、自愿者服务等等外,还应请进来,请厂长经理、工人、个体劳动者、名人、学者等等走进课堂。这样的德育对话,能拓宽学生认识视野,也能改善德行的适应性,使学生品德行为的校内外同一性大大提高。
4、一以贯之的德育系列。“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根据“幼、孝中”学的特点,制定系列德育目标、要求及内容,用一以贯之的德育影响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矗(黑龙江建青文)""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德育工作纪实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办“三校”、“两社”、“一台”,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变空洞的说教为具体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军校团校党校----形成纵向合力
隆回一中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中学生各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办起了“三校”,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纵向合力。
(一)办好少年军校,培养军人作风。
隆回一中把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为入校第一课,与县人民武装部办起了旨在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军人作风的少年军校。他们的具体作法是:初中新生被录取后,在暑期集中训练7至10天,由武装部派人担任教官,学校指定教师担任指导员,除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外,集中精力从站立行走队列训练等基本内容入手,规定统一着装,统一住宿,统一开餐。让孩子们很快适应军营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军训期间教官和指导员与孩子们吃在一起,不许挑肥拣瘦,严禁乱倒饭菜,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训练期间,一律高标准严要求,在炎炎烈日下摸爬滚打,野营拉练,培养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二)办好青少年团校,确保团员质量。
隆回一中少年团校把系统的团的知识学习与各种有益的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思想教育,端正入团动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少年团校邀请老红军老八路来校讲传统,邀请法律工作者结合案例讲法律,暑假与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夏令营,下乡下厂深入了解社会;寒假里组织他们去敬老院慰问,送对联上门。团的知识讲座也尽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制成电视片、幻灯片,甚至灯谜。团校成了隆回一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三)办好业余党校,提高政治素质。
隆回一中把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放到首位,在高中阶段办起了业余党校。业余党校每期从踊跃报名的学生中择优录取50名,按年级编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干部和校党总支成员担任辅导老师。学习内容分为党的知识、小平理论和报刊重要文章。每个学员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党校学习档案装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参军入伍的重要参考依据。业余党校创办两期以来,已有100多名学生领取了结业证,有70多名学员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隆回一 中军校一团校一党校,环环相扣,伴随着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了一种纵向合力。
二、文学社爱心社----拓宽德育领域
隆回一中为了不断拓宽德育领域,把较高层次的教育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美育活动,把学会关心他人,营造爱的氛围的爱心教育列入德育内容,创办了“红杏文学社”和“松坡爱心社”。
(一)“红杏文学社”----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
“红杏文学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既重出作品,更重出人才,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读好书。文学社在社员中提出了“读百部好书,做四有新人”的活动,经常请名家名师来校做辅导报告,提高学生辨别香花与毒草,增强免疫力。
红杏文学社在提高社员的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把文学创作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一是组织社员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进行评比,择优在《红杏报》上发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二是利用文学创作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中学生的风采,探讨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澄清模糊认识,使之健康成长。三是组织多种征文活动,把德育工作目标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仅今年上半年,文学社就配合中心工作举办过“环保杯”、“回归杯”、“尊师杯”征文大赛,把广大文学爱好者吸引过来。
(二)松坡爱心社----校园里的希望工程
在自发互助的基础上,由校团委出面,一个旨在弘扬民族传统,营造爱的温馨的松坡爱心社于1995年诞生了。自成立第一天起,学校就明确提出要把爱心社做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通过各种有益活动教育特困学生自立自强,教育青少年从小学会关心他人,报答社会。
松坡爱心社首先从号召学生“少吃一根冰棍,奉献一片爱心”做起,成立三 年来共收到师生捐助3万多元,先后有64名特困生得到及时救助,完成了高中学业。受到资助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多从心灰意懒中摆脱出来,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去报答社会,或关心公益事业,或辅导成绩差的同学学习,而且大多已考上了高等学校。
三、校园电视台----营造文化氛围
松坡校园电视台自1994年10月创办以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举办学科教学讲座,播放爱国主义影视片,成为德育工作的又一课堂。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电视台的小记者对好坏典型及时采访曝光,哪个班的内务管理搞得好,教室布置有特色,或开展有益活动都能及时上荧屏,同时少数学生乱倒饭菜,乱丢纸屑,做操懒懒散散,夏季穿拖鞋,在校园打赤膊的不文明行为也被----摄入镜头,促使他们自觉改掉不良习惯。
为了创造一种浓烈健康的文化氛围,松坡校园电视台的每日文化三餐活动颇具特色。一是每天中午向各班播放“午间电视”20分,除了播放国内外重大新闻外,还开辟《MTV大家唱》专栏,每周唱一首优美、健康的歌曲,被称之为文化中餐;二是每天第八节课安排15分钟校园新闻或组织读报讲评,被称之为“文化晚餐”;三是晚上第一节晚自习后10分钟的“晚间电视”时间,除进行眼保健操外,还播送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节目或演讲、辩论赛片断,让学生轻松轻松,被称之为“文化夜宵”。除了“文化三餐”外,每逢周末,电视台集中播中外名片、爱国主义影视片,或结合教学播放教学片,被称之为周末文化大会餐。
隆回一中创办“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举措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他们决心再接再励,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而努力探索。 《“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需要开放型的德育环境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