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一)
一些优秀的自然教师,在自然课的教学中,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应对自如。他们完成教学任务似乎是轻而易举、不露声色,顺利得如履平川。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捏过几把汗”,只不过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除了教师备课认真、组织得当、引导得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机智。
在自然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因势利导
在充分“展示学生才能和智慧”的自然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不要完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发生的问题去想点子,去启发学生。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学生实验后,教师让学生看他演示“磁铁隔着盘子也能吸铁”。教师把一块磁铁放在盘子上面,然后拿了几颗小铁钉放在手掌上,并把手掌放到盘子下面,使铁钉接近盘子底部,学生睁大眼睛正准备看铁钉被吸起来的精彩情形,结果看到盘子几次都没能把铁钉吸起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意外情况。这位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隔着盘子铁钉吸不起来呢?”学生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踊跃思考,仔细分析,推测出可能是磁铁的力量太小了。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换了一块大磁铁,结果铁钉一下子被吸了上来。同学们欢呼起来。如果当时教师不是因势利导地采取上述方法,而是向学生解释:“因为盘子厚,磁铁的磁力小,所以不能吸起铁钉,我换一块大的磁铁再做一遍。”这样的处理就逊色多了。一是暴露了教师准备不充分,二是教学显得不紧凑,三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懂教师问话的意思,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如一位教师教《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做了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后,教师问:“食盐溶解了,看不看得见?”学生齐声回答:“看得见!”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马上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你们说的看得见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是看得见食盐溶解在水里了。”教师接着问:“食盐溶解在水里了还看不看得见食盐呢?”“看不见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顺着发生的问题因势利导,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当然,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提问不确切。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清楚地使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用语。
意此言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为某一结论展开热烈争论,双方各持己见,“理由充足”,一时相持不下。作为教师,此时若充当“裁判”,必将挫伤其中一方的学习积极性;若说:“这个问题下去观察研究好不好啊?”学生虽无异议,但问题仍为问题,必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古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然教学中,我们不妨用它一试。
例如上自然课第二册《青蛙和蟾蜍》一课,学生在课堂上为“青蛙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是否有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学说:“青蛙有颈,头与身体相连的稍细一点的部分就是颈。”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暂停争论,不说青蛙有没有颈,而去找一种双方都认为有颈的动物,共同讨论它的颈有什么作用,青蛙的“颈”与它有什么差别。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同时学生还从中知道了青蛙没有颈还有它的好处。通过共同讨论,刚才的争论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双方均学有所获,乐不可支。
在教《碘酒与淀粉》时,怎么才能让学生知道米饭、面粉、红薯、马铃薯等食物都含有共同的物质成分——淀粉呢?这一抽象概括得出的结论,对小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可它在全国自然课教学能手章鼎儿面前却十分顺利地解决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教学过程。
章老师先不急于让学生知道有一种遇碘变色的物体叫什么,而是问学生:“柿子、蛋糕、月饼、牛奶……是甜的,还是咸的?”
生:是甜的。
师:柿子是甜的,蛋糕是甜的,月饼是甜的……这些看来很不一样的物品,尝起来却都是甜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你会怎样想呢?大概它们里面有一种相同的、尝起来甜的东西。你知道人们把这种甜的东西叫什么吗?
生:糖。
师:马铃薯遇碘变成蓝黑色,红薯、馒头也一样,这些看起来很不一样的东西一碰上碘却都变色,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
生:变色物体!
师:对极了,这种“变色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变色了?
生:碰到碘酒的时候变色了。
师:对!这种变色物体平时不变色,一碰上碘酒就“唰”的一下变成蓝黑色了。变色的不是马铃薯、红薯、馒头、米饭里的别的东西,而是它们里面的那种变色物体。后来人们真把那种物体给提纯出来了。把它叫“变色物体”太麻烦了,而且不准确,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淀粉”。
上例中,章鼎儿老师不是直接引导学生总结食物中遇碘变蓝黑色的成分是淀粉,而是另辟蹊径,去讨论蛋糕、月饼中甜的成分是糖,意此言彼,水到渠成。
在自然教学中,如果某一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绕一个弯子,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概括抽象和思维迁移的方法。如果弯得好,弯得精彩,那么教学难点的突破便轻松自如,顺理成章了。
釜底抽薪
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但也不是没一点道理。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不立即肯定与否定,要给学生以“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迅速究其思路,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旦找到,也不应从学生的结论或思维过程入手,而应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釜底抽薪,从而使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转变思想。
例如,教学《光》这一课,学生在明白了什么是光源,知道了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传到我们眼里的缘故之后,很自然地进入了“我们眼前这许许多多物体,它们本身没有发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它们呢?”这一问题的讨论。面对这一问题。有的学生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为:“因为我们有眼睛。”这样的结论显然不能用“不对”否定了事。这时,教师应从学生分析问题的起点入手,挖其错误根源。根不在了,错误无立足之处,其结论自然“土崩瓦解”了。既然学生将出发点放在眼睛看物体上,教师也就应从这一点上反问学生:“是啊,大家都有眼睛,并且视力正常,可是在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眼前这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看见吗?”学生便释然,从而改变了思维角度,得出了正确结论。
当然,教师面带微笑考虑对策的时间,也是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自控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学生如果能自己纠正错误那效果就更妙不可言了。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跟随性,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将影响或决定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如果在一定时间里,学生仍跳不出这一思维模式,教师便可抓住适当时机采用上面的方法。
如一位教师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中,就采用了釜底抽薪之法,使学生对“蒸发”理解得更全面深刻。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使水变干的方法?生:用太阳晒、用火烧。
生:把湿东西搁在暖气上烤。
师:大家刚才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都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干掉。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昨天刮着风,没有太阳,我家洗的衣服却干了。
生(马上说):还可用风吹。
教师一席话,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加热可以使水分蒸发,风也可以帮助水分蒸发。 《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4154.html
其实,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捏过几把汗”,只不过他们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除了教师备课认真、组织得当、引导得法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学机智。
在自然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因势利导
在充分“展示学生才能和智慧”的自然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处理这类问题时,教师不要完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因势利导,顺着发生的问题去想点子,去启发学生。
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学生实验后,教师让学生看他演示“磁铁隔着盘子也能吸铁”。教师把一块磁铁放在盘子上面,然后拿了几颗小铁钉放在手掌上,并把手掌放到盘子下面,使铁钉接近盘子底部,学生睁大眼睛正准备看铁钉被吸起来的精彩情形,结果看到盘子几次都没能把铁钉吸起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意外情况。这位教师灵机一动:“为什么隔着盘子铁钉吸不起来呢?”学生的兴趣又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踊跃思考,仔细分析,推测出可能是磁铁的力量太小了。教师按照学生的意见换了一块大磁铁,结果铁钉一下子被吸了上来。同学们欢呼起来。如果当时教师不是因势利导地采取上述方法,而是向学生解释:“因为盘子厚,磁铁的磁力小,所以不能吸起铁钉,我换一块大的磁铁再做一遍。”这样的处理就逊色多了。一是暴露了教师准备不充分,二是教学显得不紧凑,三是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不懂教师问话的意思,在回答问题时,也会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如一位教师教《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做了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后,教师问:“食盐溶解了,看不看得见?”学生齐声回答:“看得见!”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马上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问:“你们说的看得见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道:“是看得见食盐溶解在水里了。”教师接着问:“食盐溶解在水里了还看不看得见食盐呢?”“看不见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顺着发生的问题因势利导,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当然,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提问不确切。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清楚地使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用语。
意此言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为某一结论展开热烈争论,双方各持己见,“理由充足”,一时相持不下。作为教师,此时若充当“裁判”,必将挫伤其中一方的学习积极性;若说:“这个问题下去观察研究好不好啊?”学生虽无异议,但问题仍为问题,必将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古话“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然教学中,我们不妨用它一试。
例如上自然课第二册《青蛙和蟾蜍》一课,学生在课堂上为“青蛙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是否有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学说:“青蛙有颈,头与身体相连的稍细一点的部分就是颈。”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暂停争论,不说青蛙有没有颈,而去找一种双方都认为有颈的动物,共同讨论它的颈有什么作用,青蛙的“颈”与它有什么差别。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同时学生还从中知道了青蛙没有颈还有它的好处。通过共同讨论,刚才的争论早已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双方均学有所获,乐不可支。
在教《碘酒与淀粉》时,怎么才能让学生知道米饭、面粉、红薯、马铃薯等食物都含有共同的物质成分——淀粉呢?这一抽象概括得出的结论,对小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可它在全国自然课教学能手章鼎儿面前却十分顺利地解决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教学过程。
章老师先不急于让学生知道有一种遇碘变色的物体叫什么,而是问学生:“柿子、蛋糕、月饼、牛奶……是甜的,还是咸的?”
生:是甜的。
师:柿子是甜的,蛋糕是甜的,月饼是甜的……这些看来很不一样的物品,尝起来却都是甜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你会怎样想呢?大概它们里面有一种相同的、尝起来甜的东西。你知道人们把这种甜的东西叫什么吗?
生:糖。
师:马铃薯遇碘变成蓝黑色,红薯、馒头也一样,这些看起来很不一样的东西一碰上碘却都变色,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
生:变色物体!
师:对极了,这种“变色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变色了?
生:碰到碘酒的时候变色了。
师:对!这种变色物体平时不变色,一碰上碘酒就“唰”的一下变成蓝黑色了。变色的不是马铃薯、红薯、馒头、米饭里的别的东西,而是它们里面的那种变色物体。后来人们真把那种物体给提纯出来了。把它叫“变色物体”太麻烦了,而且不准确,人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淀粉”。
上例中,章鼎儿老师不是直接引导学生总结食物中遇碘变蓝黑色的成分是淀粉,而是另辟蹊径,去讨论蛋糕、月饼中甜的成分是糖,意此言彼,水到渠成。
在自然教学中,如果某一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绕一个弯子,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概括抽象和思维迁移的方法。如果弯得好,弯得精彩,那么教学难点的突破便轻松自如,顺理成章了。
釜底抽薪
学生考虑问题往往从直观入手,只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对一些抽象概括性结论的回答往往不一定正确,但也不是没一点道理。面对学生似是而非的结论,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不知所措,使课堂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冷静,面带微笑,不立即肯定与否定,要给学生以“成竹在胸”、“早已预料”的印象。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迅速究其思路,找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旦找到,也不应从学生的结论或思维过程入手,而应避其锋芒,从思维过程的起点入手,釜底抽薪,从而使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转变思想。
例如,教学《光》这一课,学生在明白了什么是光源,知道了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传到我们眼里的缘故之后,很自然地进入了“我们眼前这许许多多物体,它们本身没有发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它们呢?”这一问题的讨论。面对这一问题。有的学生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为:“因为我们有眼睛。”这样的结论显然不能用“不对”否定了事。这时,教师应从学生分析问题的起点入手,挖其错误根源。根不在了,错误无立足之处,其结论自然“土崩瓦解”了。既然学生将出发点放在眼睛看物体上,教师也就应从这一点上反问学生:“是啊,大家都有眼睛,并且视力正常,可是在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眼前这些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看见吗?”学生便释然,从而改变了思维角度,得出了正确结论。
当然,教师面带微笑考虑对策的时间,也是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自控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学生如果能自己纠正错误那效果就更妙不可言了。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跟随性,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将影响或决定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如果在一定时间里,学生仍跳不出这一思维模式,教师便可抓住适当时机采用上面的方法。
如一位教师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中,就采用了釜底抽薪之法,使学生对“蒸发”理解得更全面深刻。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使水变干的方法?生:用太阳晒、用火烧。
生:把湿东西搁在暖气上烤。
师:大家刚才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都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干掉。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昨天刮着风,没有太阳,我家洗的衣服却干了。
生(马上说):还可用风吹。
教师一席话,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加热可以使水分蒸发,风也可以帮助水分蒸发。 《谈自然课教学机智的运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