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探索者”与新型教学模式
林军来 温璞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时代构筑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陈旧的教学理验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浩瀚资源与无限空间,是当前教育界普遍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以往几种教学模式的利弊,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提出“网络探索者”的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探索者、网络学习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改变教学模式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甚至引起教育体制的根本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体的飞跃。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文字的出现使我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学习,学习的过程较以往复杂了,深入了。人类的信息和知识得以积累和延续,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第二次飞跃是从手写到印刷。教科书的使用,使我们学习的对象广泛了,传播知识范围扩大了。加快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人们向书本学习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这两次飞跃,对人类的文明都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媒体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的飞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人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次飞跃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都要强烈,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思维方法。正是由于电子媒体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设想,什么"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设想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中心论"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笔者提出"网络探索者"的教学模式将是一个可操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及时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当然,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等名词相连。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二、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虽然在西方国家早就提出,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的很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中心论"的教育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建立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还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三、优势互补式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主导--主体论"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为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和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与建构主义恰好相反,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否定发现式,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属于知识型与模仿型,思维方式集中、狭窄、办事准则只求规范,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变革和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可见二者正为优势互补,由于能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因此,’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是比较科学而全面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主导--主体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的发展、深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吸取、包容和发扬,既不是简单的取代和抛弃,也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仅适用于指导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模式。当然,这些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探讨,并没有指出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是广大的受教育者。有了理论的指导,还必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笔者提出"网络搜索者"的教学模式,以供大家讨论。
四、 “网络搜索者”与现代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与网络的时代,学生漫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必须驾御好探索知识的神舟,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是必备的,学生的主课堂要逐步转移到网络上来,学生人人成为网络探索者,利用网络学习是趋势,网络学习与网络探索密不可分,网络搜索分为利用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查找和关键字查找,在这些查找过程中,学生扮演一位网络搜索者,为查询某个信息或资料,为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而探求着,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可以在网络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查找信息和经验,互帮互学的作用突现,基于网络应用的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就是以学为中心,整合活动课、社会课、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选择具体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与支持下,以自主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阅读和查找大量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支持学生使用广泛的信息,强调发现并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学习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如此探索性学习可以达到以下目标:首先,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探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其次,通过网络资源的运用,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网络探索者”与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4252.html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时代构筑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陈旧的教学理验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浩瀚资源与无限空间,是当前教育界普遍探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以往几种教学模式的利弊,总结出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提出“网络探索者”的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探索者、网络学习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改变教学模式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甚至引起教育体制的根本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体的飞跃。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文字的出现使我们能脱离具体事物而进行抽象学习,学习的过程较以往复杂了,深入了。人类的信息和知识得以积累和延续,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第二次飞跃是从手写到印刷。教科书的使用,使我们学习的对象广泛了,传播知识范围扩大了。加快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人们向书本学习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这两次飞跃,对人类的文明都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媒体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的飞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人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次飞跃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都要强烈,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思维方法。正是由于电子媒体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设想,什么"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设想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中心论"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笔者提出"网络探索者"的教学模式将是一个可操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及时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当然,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总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等名词相连。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重担。
二、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虽然在西方国家早就提出,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的很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中心论"的教育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建立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还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式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地位将由传统模式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将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三、优势互补式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主导--主体论"简单地说就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为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和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与建构主义恰好相反,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否定发现式,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属于知识型与模仿型,思维方式集中、狭窄、办事准则只求规范,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难以适应快速变革和日益多样化的现代社会。"可见二者正为优势互补,由于能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因此,’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是比较科学而全面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主导--主体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的发展、深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吸取、包容和发扬,既不是简单的取代和抛弃,也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仅适用于指导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指导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学模式。当然,这些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探讨,并没有指出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是广大的受教育者。有了理论的指导,还必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此,笔者提出"网络搜索者"的教学模式,以供大家讨论。
四、 “网络搜索者”与现代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与网络的时代,学生漫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必须驾御好探索知识的神舟,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是必备的,学生的主课堂要逐步转移到网络上来,学生人人成为网络探索者,利用网络学习是趋势,网络学习与网络探索密不可分,网络搜索分为利用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查找和关键字查找,在这些查找过程中,学生扮演一位网络搜索者,为查询某个信息或资料,为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而探求着,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可以在网络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查找信息和经验,互帮互学的作用突现,基于网络应用的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就是以学为中心,整合活动课、社会课、自然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选择具体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与支持下,以自主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阅读和查找大量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支持学生使用广泛的信息,强调发现并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学习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如此探索性学习可以达到以下目标:首先,通过利用网上资源和Internet信息构建探究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其次,通过网络资源的运用,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网络探索者”与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