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起历史的双桨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群体。他们认为历史课可听可不听,内容枯燥,讲解乏味,不如自己学。结果自学后发现事倍功半,效率不佳。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积极性几乎为零。于是出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就不足为奇?那么,是不是历史教学真的就如他们观念中认为的那样象“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并非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学历史活用历史,转变传统的“枯燥”历史课堂为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已势在必行。笔者总结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一:课前演讲──点评历史
所谓的课前演讲不是漫无目的地即兴演讲,也非脱离现实的东拼西凑。要求学生在每一新课开始前,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及相关新闻报道等。在课上用3~4分钟演讲,既要有历史内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达到有讲有评。这里的评就是融入自己的观点。
按照要求去做,学生就会去主动搜寻,主动查阅资料。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成功体验得以满足,避免了“一言谈”的传统教法。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参与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由此改变。另一方面,学生的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进而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形当中,教学的双边化得以很好开展,“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也就随之而生。比如在讲授《法国革命》这一课时,学生按要求做后,事先准备好的那位学生演讲的题目是《拿破仑》。其中的一段话很出乎意料。“拿破仑固有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家的英明的确让人钦佩,然而后期的反人民一面又让人唾弃。历史的教训让我们永远铭记,背叛人民终究不会有好下场的。因此,跨世纪的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人民才是真正的历史主人。”同学们掌声响起,以回报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这里我们不去探究其取材于何处,但课堂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于是我因势利导,试着问“那么,当时法国人民是如何为自己谱写—部壮观的历史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革命》这一课。”
方法二:穿插图片或音乐──美化历史
这里美化历史,决非为历史涂脂抹粉、添油加醋。如果那样做不但会使历史不美,而且会失去历史的真实,失去学生的信任。所谓美化,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出示一些精美图片,挂图,或配套使用一些音乐,达到课堂历史的美化,一改枯燥死气的旧课堂。中学生正值青春花季,让他们这样默默坐在那里听着“遥远的东方曾经有一条龙”这种空泛讲说,不但学生会失去朝气,而且他们天性也会渐渐被扼杀。历史课上穿插图片或音乐,则既可以缓解疲劳,吸引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看着一幅幅精美图片跃然眼前,听着音乐,仿佛忘记身在课堂,爱憎分明立竿见影,比语言的表达更胜一筹。
讲到《鸦片战争》时,我出示了四张曾被英法联军掠走的文物图片,分别是青铜猴头,青铜虎头,青铜牛头,六角套瓶(都已在2000年被中国一家公司重金收回)。同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音乐片段。学生的爱国之情一下迸发出来,个个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既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又恨英法联军的野蛮,无人性的破坏。接下来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
方法三: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
编演历史剧不是一日之功,也并非适合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提前去准备,去捕捉隐藏在课本之外的“大教材”,去搜集去查找,然后让学生自己分工排练,当然教师应加以宏观指挥,以免离谱。必要之时,教师也可闪亮登场,这样效果会更佳。
历史剧搬进课堂,学生仿佛看到历史的画面,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活生生地将历史再现出来。若有创新,也可将历史反串,让学生找错,学生会更加勇跃参与。如此一来,学生锻炼了表演能力,增进了知识,丰富了课堂。例如讲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事先让几位同学自行设计精心组织了一场历史剧。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及其夫人都让学生模拟,学生于是找资料,模拟语言、学谈话姿势,甚至坐下来看了一段《西安事变》电影。结果,当堂表演时,将历史人物的特定场合、语言语气都基本到位,学生们又一睹当年西安风云的精彩,同时将这段历史牢牢熟记于心。
方法四:讲述历史故事──生动历史
中学生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爱玩的天性并未改变,特别爱听故事,如果在历史课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样讲故事,平铺直叙,一提而过,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倒胃口。那么如何讲故事才能使历史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特·蒙荷拉比把语言的表达效果概括为一句话影响力=15%声+20%色+25%姿+40%情。在历史课上,如果你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怒形于色,时而含唇微笑。当然,我们所选的故事不能为了讨好学生的“故事欲”而滥讲故事,应做到内容健康向上,紧扣课文环节,时机把握适度,收放心中有底。这样,一切尽在你巧妙安排之中,学生也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
方法五:参观名胜古迹──走近历史
长时间呆在教室谈历史教学,固然可以达到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目的,但其眼界却未必开阔。如果有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自触摸一下“历史”,那切身的体会是无法与课堂内教学相提并论的。走出去,学生的思想得以释放,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至。这也是使历史课堂知识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个很好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会带着许多心存疑团的历史问题走进现实,通过参观名胜古迹,会使许多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看”出来,“记”下来,然后“讲”出来。
如讲到西汉历史时,当时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泗阳三庄汉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我便组织学生前往。学生看到一件件出土的文物,那层层设计的墓室,都深深地烙在脑海中。特别是用奴婢陪葬,学生更加体会到西汉的阶级差别。爱憎分明不用细说,贫富差异带来的安葬之别更加历历在目。那时代的缩影可以说在参观与聆听中得以体验。
以上就是我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当然,这五种方法不能代表全部,还可以通过模拟历史法庭,采访调查历史见证人,积累交流历史卡片,漫步历史影视等方法,同样可达到效果。在此不加多说。总之,激活历史课堂方法得用心去体会,让实践来验证。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师胜任此行的不二法门。零零碎碎说了许多,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同行多加指教。
《荡起历史的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