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


质性评价与等级评价一样是经过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的,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同学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对学习专题与学习方法的选定过程、学习成果的展示,对某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合作交流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及语文创新能力用叙述性语言进行记录。在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本人也要通过自我反思作出评价,以寻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质性评价特别重视日常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变化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下表是质性评价的记录表。(表略)

通过分析等级评价和质性评价,教师为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作出诊断,指出学习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预期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潜力,最终交给学生一张能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表:(表略)

本表由学生本人保管,以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分析,充分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和进步。

三、对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反思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在许多方面都能适应现代语文课程改革与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但是,在该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和不尽如人意之处。

1.如何使评价成为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教师认为进行评价是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迎接全市(区)统一考试之外另加的环节,他们不仅要做好日常记录,还得花专门时间组织实施、评价总结和分析反馈。这种评价与教学两张皮的传统观念与做法,使得任何科学合理的评价改革都难以顺利进行。

2.如何使教师专业素质在实施评价中得到拓展,把教师和评估者这两个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教师组织、实施、记录并反馈,因此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评估者。但在现实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教学进行精心准备、认真施教,而评价只是随便找个时间发发表格,再收上来,根本不注意评价变量和学生心理的调控,从而使评价最终流于形式,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到影响。

3.如何协调评价与考试的关系?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并不是要完全替代语文考试,它只是针对考试所暴露出的问题加以解决。考试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素质的方式由来已久,具有悠久的传统。并非有考试就是应试教育,考试虽然有其弊端,但也有别的评价方式所不具有的长处。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结合有效适时的语文考试才能最终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促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发展的目的。但在改革初期,二者之间仍存在师生难以理解的矛盾,所以如何合理安排考试内容、次数、时间,以及如何发挥评价与考试的综合效果,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4.如何解决传统的学生评价观对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影响?尽管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教师花时间去做的项目,但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特定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因此技术问题并不是最难解决的,最难一时转化的是评价所涉及人员中的评价观念。当习惯于被人评的学生拿到一张让自己评价自己及同伴的表格时,反而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在宣泄着长期以来被低分数评价的不满,在“本人”一栏里非优即良。家长在由自己评价的一栏里没有写下对孩子的评价,却满是诚恳地要求教师严厉执教的话语……所有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只有克服传统评价观的影响,广大师生及家长才能正确认识评价主体问题,恰如其分地充当评价主体。

注:

[1]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

参考资料:

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初探(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450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