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历史论文 >> 正文

高效解题,注重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此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考生要有效答题,在判断出题干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状况基础上,需要抓住“1820年”这个时间信息,利用时代特征判断出中国经济总量主要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反映的是农业文明经济发展状况,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工业文明下的经济发展状况,需要从两种文明的角度判断出经济的质性差异,从而有效排除中国当时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等错误认识。而D项是能够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故此题选D。显然,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文明史观,抓住两种文明质的差异;并且注重证据意识,必须做到“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防止过度解释历史,含蓄考查史学的方法。试题不是要求考生回答史学方法,而是隐性考查史学素养。
  
  四、注重对历史叙述与材料信息的理解
  
  这类试题注重对历史文本叙述与提供的历史材料(包括图像)信息的理解,考生一是要利用所学知识发现文本叙述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历史的多种叙述加以比较与分析,利用有效证据发现这些观点是否确立,因此,在理解这些历史叙述中,需要强烈的证据意识与推理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二是需要有效提出并分析材料信息,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运用,在试题中,常常会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历史问题,由于当前试题采用课程观思想,因此利用材料回答问题在整个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例4.(2011年浙江卷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解释能力。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考生要克服片面、偏颇的思维;C项的表述过于绝对,这种表述过于强调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不是任何结论都必须经过考古学证明,实际情况也是难以办到的,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而当前一些历史问题,大家已经亲身经历与见证,是能够做出历史判断的;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只要正确理解材料叙述,就可以否定“材料一指的是民众”这个结论。而正确答案是B项,因为由材料二赐“柴578万,炭585万”可以分析理解出材料一“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的结论难以成立。注重逻辑推理,发现矛盾之处,得出合理说法。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叙述的有效理解,实际上考生要正确答题,还是需要利用历史的证据,在全面占有历史信息(包括正面的与反面的史料或历史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例5.(2011年天津卷13)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2分)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解析:图片信息中的地球处在三棱体的尖部,上方四方体的一个棱角立在地球上,整个物体是很难平衡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还可以结合下面的文字“平衡的世界经济?”,由这个疑问可以看出经济平衡存在问题,综合理解,就可以推理解释出寓意为: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理解图像这些非连续文本,需要考生利用图像信息,并结合文字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至于回答第二小问,就可以由此得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趋利避害之类的态度。
  
  综合以上考查考生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的试题类型,提示我们在复习中,应注重新情境和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注重对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的内化与灵活理解;注重合理运用史观与史法来进行历史的理解与解释;注重对史料叙述的比较分析与理解;注重有效解释材料与图像信息。总之,考生还需高度重视强化证据意识,注重合理推理,关注因果关系,有效利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意义与历史问题。
  
 

《高效解题,注重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474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历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