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材料能拿高分
用足材料能拿高分
2005年政治试卷命题将延续上年出题思路,稳中求变。因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试题将一如既往地紧扣时政热点,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理解、记忆、综合使用材料,分析与归纳结合、演绎与推理结合的能力等等。
紧扣材料,把材料榨干
政治题目多依托材料,只有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榨干,才能保证不遗漏重要考点。
以去年文科综合28题为例,该题大的范围是“三农”问题,该题材料一是将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数据进行对比,很多学生即便不看材料天天听新闻也能知道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但该题材料中还隐含了一个信息:8个粮油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更慢,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这个信息,这直接导致学生答下一问时无法答出“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但来自农业生产的部分减少,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一内容。
答题思路最重要
选择题侧重对知识点的考查,非选择题更能看出学生的答题思路。所以复习上要将各个知识点间按热点问题建立起横向、纵向的综合联系,在回答问题前先将涉及到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在头脑中梳理一遍。不少学生区分不清题目要求,如果问“能从材料中看出什么”,一般只需要将材料中涉及的问题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而“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则需要引申发挥,如果需要回答如何解决,则一定首先要回答问题是什么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再来谈解决措施。
不少学生答题尤其是哲学题时,喜欢将涉及到的哲学原理都搬到试卷上,这样固然能够保证不漏原理,但一定要紧扣材料,否则就成了泛泛之谈,拿不到高分。仍以2004年文科综合28题为例,第三问要求“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上的决策依据”,不少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需运用最简单的三段式推理,首先得出“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增收”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能迎刃而解”两个结论,就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三段式推理”本身也是考点,但不会就此出题,而是训练学生养成一种思维方法。 研究问题阶段,以归纳法为主,辅以演绎,在叙述问题阶段,则以演绎为主,辅以归纳。
备战热点
2005年的18个时政热点会转化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中,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考查。
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振兴东北);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工程;投资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资源、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贸易与市场经济地位(人民币汇率、反倾销);人才强国战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亚洲杯与雅典奥运会;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博鳌论坛、世界贸发会议;国际反恐;美国虐囚事件与国际人权保护。
备考策略
1.强化基本知识点记忆
在对应关系中把握概念和观点,如:价值与价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生产与消费、权利与义务等。另外,还要在比较辨别中把握概念和观点,如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应该从事物的性质方面理解。
2.针对热点问题构建新体系
以“为什么要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例,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就业是人的生存之本,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党的性质、地位、
《用足材料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