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获得“统御能力”
回顾自己从事校长一职的成长史,对“统御能力”浅思过后,认为以下几点或许是获得“统御能力”的“启门键”。实属庸人俗见,一家之谈。
一、以“柔”(怀柔政策?情感策动)取得认可,接过“统御”敲门砖。
二、以“刚”(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征得尊重,领取“统御”入门证。
三、以“正”(公正无私?以身行令)获得信任,拿到“统御”金钥匙。
四、以“容”(容人容事?容其所短)换得人心,进入“统御”第一步。五、以“廉”(以廉为乐?以廉生威)赢得威望,跨入“统御”新境界。
六、以“勤”(为官当勤?事不躬亲)博得拥戴,施展“统御”新魅力。统御艺术属于管理学范畴,控制驾驭之意,统御艺术不仅强调知识,更注重智慧,它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掌握得好,它可以使领导者指挥若定,左右逢源,一呼百应,反之则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统御能力”是为校长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否则,即使你有了校长的职务,也无法顺利地行使校长的职权。
如何获得“统御能力”呢?
一、以“柔”取得认可----接过统御敲门砖
人之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源之于人有情,情是体验,是反应,是冲动,是行为,它产生于内,又形诸于外,是以喜、怒、哀、乐等方式表现的心理活动。情可以激励人、感化人,情可以给人压力,也可以给人动力。
校长实施管理,首先应该采取的是“怀柔政策”进行“情感策动”,以“柔”抒情,以情感人。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校长首先应当获取的是广大教职工的心理接纳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一种心理动力,把校长的决策和学校的目标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为学校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学校管理只有达到这种“火候”才能产生1+1大于2的管理效能。
几年前,我被任命为校长,刚刚调入该校的时候,面对老师陌生和审视的目光,我没有急着去“发号施令”,而是非常谦恭地在老师们中间走动,多听、多看、多想、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急教师们所急,做教师们所需,有什么想法多给班子成员商量,采取什么措施也首先向老师们讲明道理,征得老师们的理解。凡教职工呼声较高的合理要求,我优先考虑,尽快解决,会上给老师们讲话也是以商讨的口吻,慢慢地教职工和我亲近了,由陌生的观望到心理的接纳、认可。
二、以“刚”征得尊重----领取统御入门证
常言道:“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常毁于无惧”。宽猛相济,德威并施,刚柔并举,是一种高级统御艺术。校长需应付的事,需对付的人各种各样,任何一种单一的统御方法,只能解决与之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松了,便约束不住,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因此,校长就要该柔时则柔,该硬时则硬,赏罚分明。一面是温柔如慈母,一面是严厉如法官,“贯彻纪律没商量”,决不姑息迁就,要让大家清楚地知道校长的“标尺”,妄动一步,心中有惧。只有这样,宽严得当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使之谨慎从事,不把工作当儿戏。一个校长如果贯彻纪律不力,长此以往,学校必将斗志松懈,纪律涣散,成为不摧自垮的一盘散沙。
三、以“正”获得信任----拿到统御金钥匙
《校长如何获得“统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