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及其学习指导
历史整合的学习指导
除了构建中外历史整合的内容体系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视野。在中外历史整合的问题上,笔者建议具体进行以下的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以四大发明为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组织学生学习“四大发明”这一历史内容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介绍上,还要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人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语)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吸纳世界上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从汉代传人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文化相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在我国流行最广的禅宗,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发源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天台宗,则对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
2.指导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
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越到当代,联系越密切。因此,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注意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动关系。
以鸦片战争为例。要让学生知道,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清王朝仍然以“天朝大国”的地位自居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的:“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所有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当许多落后地区已经瓜分殆尽,打开中国的大门就成为列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当中国的闭关政策使列强们无法通过正当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先是由英国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走私鸦片来获得不义之财,进而又通过坚船利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可见,学生不清楚国际背景,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落伍的原因,也无法理解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背景。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曲折的革命和发展历程,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3.指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学习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同样,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就中外历史上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对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讲“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就可以与“新航路的开辟”从目的、规模、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反思中国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讲“洋务运动”这一内容,就需要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让学生反思近代这两次改革运动一成一败的历史原因: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选择”这一历史内容,就需要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教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内容,就需要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
4.指导学生运用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进行学习
跨文化意识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该课程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树立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容性特征,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外历史学习内容的联系和整合。例如,教学“从宗教建筑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直观地显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隔绝、对立和冲突。实际上,不同的文化历来是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交融,选择吸收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文化成就,从而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楼阁式塔(像大雁塔、雷峰塔等),就是印度佛塔建筑与我国汉代以来的楼阁建筑相交融而成的一种塔型:还有像杭州有名的元代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凤凰寺,就是融汇伊斯兰建筑风格与我国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的一处建筑。其次,要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全人类文化财富的来源,也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历史教学论文: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及其学习指导(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008.html
除了构建中外历史整合的内容体系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视野。在中外历史整合的问题上,笔者建议具体进行以下的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以四大发明为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组织学生学习“四大发明”这一历史内容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介绍上,还要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人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语)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吸纳世界上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从汉代传人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文化相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在我国流行最广的禅宗,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发源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天台宗,则对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
2.指导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
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越到当代,联系越密切。因此,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注意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动关系。
以鸦片战争为例。要让学生知道,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清王朝仍然以“天朝大国”的地位自居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的:“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所有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世界。”中国也不例外。当许多落后地区已经瓜分殆尽,打开中国的大门就成为列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当中国的闭关政策使列强们无法通过正当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先是由英国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走私鸦片来获得不义之财,进而又通过坚船利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可见,学生不清楚国际背景,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落伍的原因,也无法理解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背景。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曲折的革命和发展历程,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3.指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学习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同样,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就中外历史上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对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讲“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就可以与“新航路的开辟”从目的、规模、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反思中国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讲“洋务运动”这一内容,就需要与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让学生反思近代这两次改革运动一成一败的历史原因: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选择”这一历史内容,就需要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教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内容,就需要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内容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
4.指导学生运用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进行学习
跨文化意识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该课程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树立跨文化的意识与观念,不仅有助于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容性特征,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外历史学习内容的联系和整合。例如,教学“从宗教建筑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直观地显示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隔绝、对立和冲突。实际上,不同的文化历来是在传播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交融,选择吸收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文化成就,从而不断地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楼阁式塔(像大雁塔、雷峰塔等),就是印度佛塔建筑与我国汉代以来的楼阁建筑相交融而成的一种塔型:还有像杭州有名的元代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凤凰寺,就是融汇伊斯兰建筑风格与我国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的一处建筑。其次,要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全人类文化财富的来源,也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历史教学论文: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及其学习指导(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