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体性培养初探论文
幼儿主体性培养初探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童乐幼儿园 史 杰
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在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新世纪幼儿教育的主旋律。因此,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提高孩子认知世界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增强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认识、掌握某事物,并经常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与注意这一心理现象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对幼儿进行主体性培养过程中正是通过激发幼儿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的意识在短时间内集中指向当前的事物或活动,实现注意的转移,从而形成明确的目标和主动参与的心理需求。只有形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才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入手,让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例如,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孩子们用高低、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装水、倒水、运水,尝试着把各种东西放到水里。在尝试中“水”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化,他们时而发现水倒进方形杯子里,就成方形的了;时而发现有些东西放到水里会化,有些则不会……对于操作中所发生或出现的各种现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探究兴趣,于是,他们便自发地试着去找寻问题的答案,幼儿也正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这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只有形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才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丰富环境,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我在环境创设上以贴近幼儿发展和为幼儿主动活动服务为宗旨,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活动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活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放性的物质环境,即活动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活动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1.开放的物质环境。首先,得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玩具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需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提供的活动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活动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2.开放的心理环境。即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的关系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的发展。
教师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和积极性。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
三、鼓励操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可能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科学的经验是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幼儿是在操作中形成主体性,表现主体性的。可见,我们应把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幼儿亲自从事的操作活动,或者预设、生成的课程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位幼儿都有真正属于自己操作的弹性空间,让幼儿爱操作、多操作、独立操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一些幼儿与众不同的操作行为往往蕴藏着更为强烈的探索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细心地去关注,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同时,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老师不仅应该允许,而且还要相信他们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途径。成功的喜悦将会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老师这种积极地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将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动手操作,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体验操作的乐趣,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好奇心,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主体性。
四、教师作用,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发挥“支持、合作、引导”的作用,对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会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是靠教师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而诱发的。再次,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言行作用于幼儿。在活动中,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鼓掌都是对幼儿重视、信任和良好期望的体现,都会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主动和自信的影响。
五、树立榜样,确立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方向
家长的态度、情感、言行对幼儿主体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好似幼儿的一面镜子,通过它能反射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家长自身对事物的态度与看法是积极、主动、创新还是消极、被动、保守都对幼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因此,活动中家长的微笑、点头、抚摸、鼓掌都是对幼儿重视、信任和良好期望的体现,都会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和自信有所影响。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这也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更好地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实现幼儿教育自身的价值。 《幼儿主体性培养初探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073.html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童乐幼儿园 史 杰
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在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新世纪幼儿教育的主旋律。因此,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以提高孩子认知世界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增强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认识、掌握某事物,并经常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与注意这一心理现象是密不可分的。我在对幼儿进行主体性培养过程中正是通过激发幼儿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幼儿的意识在短时间内集中指向当前的事物或活动,实现注意的转移,从而形成明确的目标和主动参与的心理需求。只有形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才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入手,让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例如,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孩子们用高低、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装水、倒水、运水,尝试着把各种东西放到水里。在尝试中“水”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化,他们时而发现水倒进方形杯子里,就成方形的了;时而发现有些东西放到水里会化,有些则不会……对于操作中所发生或出现的各种现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探究兴趣,于是,他们便自发地试着去找寻问题的答案,幼儿也正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这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只有形成这样的学习过程,幼儿才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动手操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丰富环境,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我在环境创设上以贴近幼儿发展和为幼儿主动活动服务为宗旨,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活动环境,即为幼儿开设一个开放性的活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放性的物质环境,即活动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活动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1.开放的物质环境。首先,得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玩具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但都需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提供的活动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构建的活动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2.开放的心理环境。即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教师之间、幼儿之间的关系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幼儿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生活和学习,获得最佳的发展。
教师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和积极性。真诚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建立友好同伴关系的榜样。
三、鼓励操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可能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科学的经验是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幼儿是在操作中形成主体性,表现主体性的。可见,我们应把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幼儿亲自从事的操作活动,或者预设、生成的课程有利于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位幼儿都有真正属于自己操作的弹性空间,让幼儿爱操作、多操作、独立操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一些幼儿与众不同的操作行为往往蕴藏着更为强烈的探索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细心地去关注,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同时,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老师不仅应该允许,而且还要相信他们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途径。成功的喜悦将会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老师这种积极地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将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动手操作,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体验操作的乐趣,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好奇心,树立自信心,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主体性。
四、教师作用,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发挥“支持、合作、引导”的作用,对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其次,教师要学会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是靠教师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而诱发的。再次,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言行作用于幼儿。在活动中,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鼓掌都是对幼儿重视、信任和良好期望的体现,都会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主动和自信的影响。
五、树立榜样,确立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方向
家长的态度、情感、言行对幼儿主体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好似幼儿的一面镜子,通过它能反射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家长自身对事物的态度与看法是积极、主动、创新还是消极、被动、保守都对幼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因此,活动中家长的微笑、点头、抚摸、鼓掌都是对幼儿重视、信任和良好期望的体现,都会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和自信有所影响。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这也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首要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更好地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体现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实现幼儿教育自身的价值。 《幼儿主体性培养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