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正文

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大多处于学习阶段,对他们而言,学习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事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主观幸福感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外研究(Huebner,2000)表明,各生活领域青少年对学校满意度水平最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如学业成绩不良、退学、违纪等。学习困难儿童面临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学习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幸福感普遍较低,反过来又对其学习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学习观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学习困难儿童,提升他们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界定
由于学习困难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名称和含义在各研究领域和各个国家均有所区别。神经生理学家倾向于从功能失调或脑损伤的角度,说明学习困难的原因,他们往往以“学习障碍儿童”或“学习失能儿童”等命名。在教育与心理学界,较多地关注这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其适应状况,研究者习惯于使用“发展落后儿童”“学业不良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关于学习困难儿童的定义,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基本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习困难儿童显著而主要的标志是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或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完成学业的儿童,也可以被当作是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的儿童。其次,学习困难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中,学习困难儿童有别于弱智或存在感官障碍等特殊教育范围之内的儿童。这部分儿童智力正常,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或是虽然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如厌学),但通过挖掘潜能、激发学习动力,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学习困难儿童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个体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不同的,不同个体学习困难的表现形式和结果是不同的,不同的学习困难儿童转化的条件也不同。
二、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迪纳( Diener,1984)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因此,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学习困难儿童历来是心理学、教育学特别关注的对象。学习困难儿童不仅在学习上存在障碍,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以往有关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则比较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自古就追求儿童的学习主观幸福感,但综观以往有关幸福感的研究,相关学习困难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却极为罕见。有学者就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作出了初步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现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学习成绩,其中,学习体验的作用更大;间接因素是社会压力和希望学习成绩,它们通过学习体验或现有学习成绩间接作用于学习主观幸福。学习主观幸福感受到来自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管教方式对中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学校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关注、教学学习环境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自身因素方面,学习成绩、学习价值观、学习成就感、学习自制力、学习结果归因、同学关系对于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见效度。
三、学习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有研究揭示个体干预、家庭干预、学校干预和综合干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减弱儿童的学习困难,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面对多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从父母、学校、教师、儿童自身多管齐下,全面系统地优化学习环境与学习心理,从而提升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的主观幸福感。
1.父母教养方式转变
(1)父母对儿童的情感关怀
丁新华、王极盛(2003)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有学者也调查证明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学习困难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对学习困难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积极影响,而父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父母亲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感就强,总体幸福感就高。相反,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孩子体验到的幸福感则少。所以,父母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应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理解,而不应一味地惩罚和否定,否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父母对儿童的学习管理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管理和期望要适中,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和期望的同时要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你的期望,以及孩子是否有潜力达到你对他的要求。如果外在期望高于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潜在能力,就会引起孩子较强的焦虑和内疚感,长期下去会导致自信心下降,对学习厌烦甚至恐惧。家长要关注孩子,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在父母冷漠型的学习管理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水平最低;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型的学习管理方式下,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最强。学习困难儿童往往对目前的学习环境适应不良,学业自我评价低,对未来彷徨迷茫,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督促他们好好学习,更要与孩子展开关于学业、人生的深度对话。对话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家长要

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12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心理健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