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物理论文 >> 正文

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新疆吐鲁番市第一中学 王行冬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大改革问题。
  
  一、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陶行知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能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住学生的思维老是围着教师转。当然,有时让学生自己探索、思考时间多了,可能影响教学进度,这时,我们宁愿少教一个题目,也要教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路。
  
  二、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意识地体会,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教师不只是讲清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物理过程和方法。教师在讲课时,要恰到好处地留有余地,不要讲得过细,使学生失去咀嚼和回味的兴趣;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会讲的就让学生自己讲,学生会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在掌握教师已讲知识的同时,又对未讲清的部分开展思考、讨论。例如,在讲“密度”这一章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密度概念,就是可创造条件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教师出示用纸包好的两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让学生判别哪块是铁,哪块是铝;再出示用纸包好的两体积不等的铁块和铝块,又怎样判别,让学生讨论、思考。这时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马上再设问,同种物质和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再让学生动手探索实验。创新思维的意识一改过去学生拿着问题进课堂,拿着句号出课堂的现象,而变为学生希望了解并积极探索一个问题背后的多种解答。而这种意识的培养正是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一个贯穿于教学每个环节的细致而又科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粗浅地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对于初中生, 形象思维在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主要还是形象思维。初二年级开设了物理课,绪论课后,学生就开始感觉困难了,突破这一难关,突破自己原来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来讲就是学习方法创新。因此,我们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利用提供的物理情景,结合想像,用作图的方法,将物理问题转译为一定形式的图象,再将已知量、未知量标明在图的对应位置上,根据直观图形利用逻辑推理找出等量关系求解未知量。
  
  例如初二物理密度题:装满水的杯子总质量为400克,投入一金属块后再称杯子的总质量为430.9克,取出金属块,杯子的总质量为397克,求金属块的密度。
  
  分析:求金属块的密度必须先求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而这两个物理量并没有直接给出。它们与题中三个已知量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可让学生把已知的物理过程结合想像,在头脑中建立具体的物理图景,再把物理图景用作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然后将已知条件标在对应的图中,对照图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金属块的质量M=M2-M3,而金属块的体积,就等于少装水的体积V水=(M1-M3)/ρ水,金属块的质量M、体积V找到了,就不难求出其密度了。经常注意这方面的练习,可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敏捷性,从而学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是有差别的,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方面就有差异,在创新能力上更有差异。作为教师就应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因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它们共同作用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教育心理实验表明:智力因素优越并不一定导致智慧的优秀。相反,在科学上作出出色成就的人,是和他们具有的“恒心、忍劲、坚持不懈、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强烈的进取心”等一系列心理品质相关,即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成了其事业上的成功。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智力因素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注重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促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3.动静相结合。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笔,“体验”“再现”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要增加学生相互讨论、亲自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物理这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虽然这种课堂活动方式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新问题、新情况,使教学进程受阻,但动静结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 《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14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物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