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综合教育论文 >> 正文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


同时不能忘却的是,与这种外化相伴随的文化的成就对 人的内化过程即确证和发展人的本质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逐步开发人类知、情、意的或 求真、持美、向善的生命特性,丰富人类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从而推进 人类能力与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目的本身的 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17](927页)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8](118页)人在创造了文化的同时 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创造着人自己。蓝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说:“不仅我们 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 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19](273页)只看到人的文化创造主体性和文化的 人的本质固然是不对的,而看不到人的被文化创造的客体性和人的文化本质,否认人是 文化的存在,同样是一种浅近的见识。人是在创造文化的历史中不断为文化所塑造从而 不断超越了自身的产物。人化是文化的起点和前提,化人是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文 化是人化与化人,外化与内化的互动统一,这不象有些人理解的“诡辩的循环决定论” ,而是谨依事实的求是的辩证法。
  4.它能紧扣和凸现文化的历史性和功能性的理解
  把文化看成是人化和化人的统一要求我们,既必须看到人性与文化是一个历史地展开 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必须看到人性与文化的展开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上有着丰富与多维 的可能性。这种人化的丰富与多维的可能性就反映在人创造的文化的结果或形态是精华 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历史统一体上。也就是说还必须注意文化的历史展开的动态过程 与其两重性结果的联系、区别。我们把文化结果区分为积极的成果即文明(“文明”与 “文化”是子集与全集的关系,“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活动尤其是火的运用,活 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照临大地的。孔颖达解《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为“经天纬 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英文译介中人们一般也用civlization去指“从野蛮或愚昧 的状态中,向更高一级的状态提高或发展”而显明其与culture一词“人类力量的前进 发展”的宽泛指意上的细微差别。)与消极的后果这样两个指向,而只有那些积极的文 明成果才是符合利人和化人的文化原则和本义的。人化的功用与目的自然是为着创造文 化以化人的,但又不总是能化人,也可能异化人(在德语中,“异化”义指疏远、冷淡 化)。
  由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践的发展阶段与水平受历史的制约(包括生产力、认识程度、社会 制度、阶级结构、伦理关系的因素),人类对自我本质的总体的理性的把握是一个渐进 的历程,人性在整体上一般地体现了一条在单面化或异化发展的历史中,为自身的全面 实现开辟道路的特性,从而文化的发展也往往从学理和现实生活层面上都长期被单面地 肯定、畸形地发展着。理想化的人性、文化与“人文精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因此 ,马克思就提醒我们:“……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史地发 生变化的人的本性”[20](669页),去分析人性生成、演化、发展的现实根源、制约因 素和一般过程,从而把握“文化”时,就应内在地包含其动态而多维的发展过程及其予 人的复杂的反作用的分析,既承认文化有积极的化人的精华,也有消极的异化人的糟粕 ,但却又内在而积极地指向化人的文明成果。这点往往为人们所疏忽,但无疑又是极为 重要的。
  其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此文化定义的优点还在于它也能方便说明这样几种关 系:(1)文化的根源及本质意蕴——人自我的本质;(2)文化的起源或发展动力——社会 性实践即主客体互动过程;(3)文化的结构——人的知、情、意生命特性在实践中相应 开出的科学、艺术、道德(宗教)的文化体,它由内向外呈现了心态——制度——器物行 为的结构层面与线索;(4)文化的动态过程——“人化”和“化人”、“外化”和“内 化”的统一;(5)文化的意义与目的——“化人”:人的(本质)全面自由的发展(亦即人 的现代化)。
  总之,我们认为文化即社会实践史中实现的“人化”与“化人”的唯物而辩证的、积 极统一的过程和成果,这是对“文化”应有的基本理解,也是我们整个文化观的理论基 石。
【参考文献】
  [1]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2]胡潇.文化现象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5]任继愈.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C].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1985.
  [6]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杨邦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A].张立文,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C].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8]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9]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24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综合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