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德育教育论文|发挥学生群体的德育功效


   班级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点和落脚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支点,更是推进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并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以服从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并有实效的、多形式的职业学校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
    学生群体是学生中自发组成的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群众性组织,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群体建设,充分发挥群体的德育功效,活跃班级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故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班级组织,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使这些学生群体成为职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学生群体是自我意识的支点,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群体作为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已逐渐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舞台,并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群体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学校组织为学生自发”,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学生群体是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故作为群体建设的主体---学生,班主任在协助和指导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体现学生的特长,突出学生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如“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来确保群体的顺利开展,并且群体的类型往往因学校工作和老师教学的需要而定,学生在这些群体中选择参加,学校通过人员调配和组织协调以确保群体的“生命”,指导老师提出活动意见,学生只须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得到指导的及有“突出表现”的,总还是集中在一些“特长生”身上。所以往往使群体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群体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群体的健康发展。
    “变学校组织为学生自发”,群体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师组织,制定计划,发动参与的学生“第二课堂”形式,来建立学生“业余群体”的方式,针对学生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群体,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和要求出发,来确定组织何种群体,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群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群体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形成群体的特色,应充分发掘个人潜能,突出个人特长,并为职校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群体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担负起处理群体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不断总结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激发起极大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3、学生群体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业余群体的建立,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一项“事业”,让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集体生活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并感受集体荣誉和集体凝聚力,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更加关心群体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从而使每一名学

德育教育论文|发挥学生群体的德育功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27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