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在中学历史教学试教中比较法的运用意义及注意事项
任务,结果,性质,意义,作用,局限性,影响,危害等。这么多的比较项没有必要全都比,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几项即可。本例比较对象和比较的主题要求都明确,比较项就是两次革命的目的和任务、参加的人员、领导阶级,从比较的内容中得出异同,相同点: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都有资产阶级参与,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同点:(1)从革命的目的和任务来看,辛亥革命主要是反对清政府的统治,而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2)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3)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基础来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涉及到全国100多个城市,从卷入的阶层来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最后是揭示规律。这一步决定比较教学的深度。比较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从本例比较结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3.比较的内容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贴近听者的知识和思维层面。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就地取材,使用教科书中出现过的素材,这样做既有助于巩固旧的知识和内容,又达到认知新知识的目的,一举两得,反之,就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局面。
总之,教无定法,师范生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很多,但只要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总结、勇于反思的习惯,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定会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课堂教学定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刘晓武。略论历史教学的比较法[J]。历史教学,1996(2)。
[2] 雷发云。掌握比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比较能力[J]。历史教学,1999(2)。
[3] 陈秀梅。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1996(1)。
[4] 何瑞树。比较法在历史教与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4)。
[5] 常乃媛。比较法与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9)。
[6] 曾传忠。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
[7] 杜福林。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发展,2008(8) 《师范生在中学历史教学试教中比较法的运用意义及注意事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280.html
最后是揭示规律。这一步决定比较教学的深度。比较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从本例比较结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是创造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3.比较的内容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础,贴近听者的知识和思维层面。
由于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运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就地取材,使用教科书中出现过的素材,这样做既有助于巩固旧的知识和内容,又达到认知新知识的目的,一举两得,反之,就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局面。
总之,教无定法,师范生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很多,但只要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总结、勇于反思的习惯,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定会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课堂教学定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刘晓武。略论历史教学的比较法[J]。历史教学,1996(2)。
[2] 雷发云。掌握比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比较能力[J]。历史教学,1999(2)。
[3] 陈秀梅。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1996(1)。
[4] 何瑞树。比较法在历史教与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4)。
[5] 常乃媛。比较法与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9)。
[6] 曾传忠。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
[7] 杜福林。比较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发展,2008(8) 《师范生在中学历史教学试教中比较法的运用意义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