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严伟 新余逸夫小学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不仅仅是教学因素,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常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以下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还尚未引起充分重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信息技术又是人类的智力工具,它在培养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要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非智力因素 培养
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
一 信息技术课与非智力因素
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一般具有这些特征,首先是实践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兴趣。那么,信息技术就要建立在以生活题材为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掌握,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具有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开放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信息技术的媒介能提供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教学中应当对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在一般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实现目标的方法对每位学生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教师设计好第一步是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接着是思想品德的教学。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的开放,先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再进行其他目标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因材施教的优势。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存有差异,一般课的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培养个体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在信息技术课上能很容易地实现。另外具有创新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因为学生技能技巧的学习是要回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中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进行开放教学,面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施教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今后创造性的发挥。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认为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我们通常认为智力因素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抽象思维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兴趣、情感、动机、意志、习惯、性格等等。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导致智能的衰退,思维的萎缩;而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则会促进认知的活跃,思维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好比智能的催化剂,对智能起着巨大的促进和强化作用,具有动力性、定型性和补偿性。无论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信息素养还是信息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家,非智力因素都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观察信息技术行业的人才的反馈,我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业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来自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其内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非智力因素参与到智力和能力活动中去,使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推动力,并能有效地、顽强地坚持下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应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教师应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工具软件、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计算机编程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使用一些应用软件和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另外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在教学模式上,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任务时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他们的爱好,找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兴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由于任务来自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中,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稳定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利用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说明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作用。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挫折。意志坚强的学生,有决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自信心受到鼓舞,从而强化动机、巩固兴趣,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反之,意志薄弱的学生,则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久而久之,自尊心受挫,信心不足,学习成绩就受到影响,以致完全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首先,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来推动,要激发起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成倍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其次,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介绍古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以及学生学习自己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炼意志。再次,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具体指导学生,介绍锻炼意志的方法,及时进行勉励或批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坚持到底,达到目的,使他们体验到克服困难而获得胜利的愉快情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操作,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键盘指法并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直至实现“盲打”,通过启发引导、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得到磨练,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当激发其坚韧精神;对于胆小、犹豫不决者则要培养其大胆勇敢和果断的品质……。总之,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选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
四 情感熏陶,塑造学生良好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人的两种典型性格是:一是外向型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开朗;另一种是内向型性格,特点是沉稳、好静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322.html
摘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不仅仅是教学因素,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是学生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常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以下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学习兴趣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还尚未引起充分重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和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质量,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信息技术又是人类的智力工具,它在培养某些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特别有效的作用。要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非智力因素 培养
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
一 信息技术课与非智力因素
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一般具有这些特征,首先是实践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兴趣。那么,信息技术就要建立在以生活题材为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掌握,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具有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开放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信息技术的媒介能提供庞大的教育教学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教学中应当对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在一般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实现目标的方法对每位学生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教师设计好第一步是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二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接着是思想品德的教学。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的开放,先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再进行其他目标的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因材施教的优势。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存有差异,一般课的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培养个体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在信息技术课上能很容易地实现。另外具有创新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践,因为学生技能技巧的学习是要回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中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进行开放教学,面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施教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保持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今后创造性的发挥。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认为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我们通常认为智力因素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抽象思维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兴趣、情感、动机、意志、习惯、性格等等。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导致智能的衰退,思维的萎缩;而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则会促进认知的活跃,思维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好比智能的催化剂,对智能起着巨大的促进和强化作用,具有动力性、定型性和补偿性。无论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的信息素养还是信息技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家,非智力因素都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观察信息技术行业的人才的反馈,我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业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来自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其内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对他们学习兴趣起主导作用的是直接兴趣,作用时间也较长。教师应帮助他们形成直接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时地帮助他们把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非智力因素参与到智力和能力活动中去,使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推动力,并能有效地、顽强地坚持下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应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教师应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工具软件、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和计算机编程等,让他们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使用一些应用软件和编写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另外在计算机原理教学中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在教学模式上,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任务时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他们的爱好,找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兴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由于任务来自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中,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稳定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利用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说明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作用。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挫折。意志坚强的学生,有决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自信心受到鼓舞,从而强化动机、巩固兴趣,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反之,意志薄弱的学生,则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久而久之,自尊心受挫,信心不足,学习成绩就受到影响,以致完全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首先,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来推动,要激发起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成倍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其次,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结合教材介绍古今的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革命先烈等),以及学生学习自己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汲取食粮,磨炼意志。再次,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具体指导学生,介绍锻炼意志的方法,及时进行勉励或批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并坚持到底,达到目的,使他们体验到克服困难而获得胜利的愉快情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操作,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键盘指法并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直至实现“盲打”,通过启发引导、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得到磨练,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当然,每个学生的意志类型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别的,加上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大,所以,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当激发其坚韧精神;对于胆小、犹豫不决者则要培养其大胆勇敢和果断的品质……。总之,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选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
四 情感熏陶,塑造学生良好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人的两种典型性格是:一是外向型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开朗;另一种是内向型性格,特点是沉稳、好静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