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   肖红梅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他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而信息技术与课程合教学中很大的一部分用到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整合   信息技术    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采取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不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取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双重目的。研究性的学习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的等特征。其教学模式多样,课题研究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课题研究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而这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整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以信息技术为媒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网络资料的搜索,资料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制作和展示,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特点
(1)、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拓展延伸课堂内教材内容,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1、获得新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的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试验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1、“激发兴趣,主动参与”。每个学生都是处于运动发展状态地,在学生作品展示中,要注意“闪光点”激励和“榜样”激励地作用,培养学生地研究学习兴趣,扬长避短,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学会、会学、成功、创新的主动,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使每一个学生潜能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2、“整合指导,扶放结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学习共同体验的参与者与帮促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表现和辅导策略也有相应不同,网络应用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单元计划的具体情况,引导小组成员的分工,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查找,从易到难,根据学生各个阶段、各个学习内容及各自最近发展等方面情况进行教学。
四、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要求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一定的集体合作精神。首先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需要学生初步掌握word的排版、幻灯片的制作和简单的网页制作,并且能够上网搜集资料,上论坛进行讨论。所以我认为五年级的学生最适合于进行整合下的研究性学习。
五、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策略
1、确定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地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2、建立网站,提供论坛
整合教学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学校2001年建立了一个拥有52台联想(赛扬900、内存128M、硬盘20G及带光驱和软驱)电脑的学生机房。2002年又把原来的ADSL上网方式改成LAN上网方式,确保了学生和教师的上网速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快速的在网上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体现在联想因特网电子教室——传奇200的

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393.html

  • 上一篇范文: 计算机教学要擅“借”
  • 下一篇范文: 课件设计浅谈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信息技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