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论文|浅谈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它应用于各行各业,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技术人才?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眼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中学的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且普遍存在厌学思想,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譬如:在《电子线路》教学中,讲述多谐振荡器前,可先让学生看一下利用多谐振荡电路控制的彩灯轮流闪亮的工艺品,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利用我们即将学习的电路制成的,课后可以自己制作。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积极思考。课后许多学生积极准备元器件,动手制作,有的还加入了音乐。通过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从而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着手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教师一方面可应用Powerpoint、Authoware、方正奥思等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譬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前,可先让学生上网查看“洪恩在线”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非常轻松。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三、着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创新之本,创新是思维之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
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内在联系,有的放矢地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概括、总结。如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在变压器的一次侧接交流电源,二次侧为何有电压输出?提示学生应用以前所讲知识足以解决,先创造出一种直观的环境,以唤起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在解决好此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出:如在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直流电源,二次侧有无电压输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2、精选典型习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选择典型习题让学生去分析、解决,以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一题多解就是同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求解,通过一题多解,能使学生学会“存异求同”,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又能使学生“集中求同”,以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电工基础》中复杂直流电路部分的习题,常可运用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等多种方法求解。对应某一题目,必有一最佳解法。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题多变即以一道典型习题作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变习题已知条件或待求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挖掘学生潜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3、注意正反结合,培养思维的可逆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遵循的是从“因”到“果”的常规思维模式。但由“果”寻“因”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如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反向思考:磁能否生电,并由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尽可能设计出一些既可正面思维,也可反向推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如在《电机与拖动》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三相异步电机在起动前断掉一根相线,则电机不能起动,而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断掉一根相线,则电机仍能旋转。教师可要求学生据此结论进行反向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4、适时分析比较,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