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培养学生高尚人格
教育——做人与成材
当一个人经过了12年的小学、中学苦读之后,步入高等学校大门时,他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是同学眼里的佼佼者;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是学校办学成功的标志。他迎来的是全社会尊重的目光,同时他自己也有了骄傲的资本。殊不知,这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我们几乎从未探究过。也许这正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严重失误,也许由于我们忽略了12年间人格塑造关键期的教育,才会出现上述问题。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在剧烈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人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学生也受到各方面影响,思想变得复杂起来。又由于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极易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就拿刘海洋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有天份的孩子,在整个大学期间,他的表现良好,学习用功,成绩也优秀,因而被保送上研究生,在全国著名的“清华大学”被保送上研究生,那是多让人羡慕的事啊!然而至今,我们也不明白他究竟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也有人认为这是“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然而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刘海洋现象”,就会发现这件事的发生不是偶然的。精神上的不健康,人格上的不健全,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必须实施教育——先做人后成材的理念。
教育需要各个环节的衔接
学生是一本书,是时刻变化的活书。
读懂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我们教育的优势。
大学生犯罪在增加,这样一个恶果结在大学时期,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误。纵观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追溯这些大学生的孩童时代,我们就不难发现,多年来,我们总是以同一种教育模式去套用不同的人。
可以说,人格教育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盲点或者说是弱点,虽然,我们一再地声称,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要教书育人,但实际上,我们教育、衡量学生的标准还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成绩的优劣。他们智商的良好表现遮挡了情商的严重亏空。当今考入大学的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因此,这些学生在小学,中学读书期间倍受家长、教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在这种呵护下,他们进了大学。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路都是赞扬声。而进入大学之后,在这聚集了强中自有强中手的环境里,他们的条件也可能不再优越,相对来说,听到的赞扬声也少了,因此,他们的心里极易产生一种挫败感,因此,“郁闷”这个名词,成为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口头禅。虽然,各个高校都有类似“心理研究中心”这样的机构,但是基本上形同虚设,作用不大。如何解决好各个关键环节的衔接教育,如何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已成为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育需要教师的人格力量
在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读学生时,学生也在读教师,学生也会时时注意你的言谈举止和爱好。可以说,我们绝大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教书育人,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但也有一些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中,发一些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做了很不好的导向。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强调教师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充当几个角色——严父、慈母、知心朋友。而这之中更重要的是用我们教师高尚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是一项事业,事业需要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而能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只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千千万万个教师。
前不久去世的北京22中特级教师孙维刚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代表。也是所有教师终生学习的榜样。该校主管教学的杨春林副校长这样评价孙维刚老师。“他不仅在课堂上以他深刻的教育思想,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高屋建瓴、出神入化地带领他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激励他的学生超过先生,学会恣意驰骋,决胜千里,他还在教育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他教给学生一种无法物化在书本上的人生智慧,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的彻悟。”
当今的学生面对的,是严峻的挑战、激烈的竞争。因此,必须具有强健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学校、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使那些惨痛的镜头不再重演,使普遍存在的青少年人格疾患得以健康矫正,从而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读懂学生,培养学生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