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正文

人民是推动本溪十年依法治市的根本动力


巨大成绩与人民群众以配合、监督、评价等方式的广泛参与是分不开的。1994年5月9日,市公安局正是在接到群众举报后才迅速查明包括一名分局副局长在内的三个参赌民警的,并分别给予这三个民警治安罚款3000元,党内、行政“双察看”处分,撤销了其中一人的分局副局长职务。此举在公安系统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震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大为提高。1995年,群众举报数量比1994年增加了一倍。而xx公安局也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群众座谈会、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会各界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环保是xx依法治理的另一个重点领域,其成效已闻名于国际环保界。而推动xx环境保护发生根本转变的动力则直接来自xx人民。在八十年代,xx是中国仅有的几个所谓“卫星看不见的城市”,污染相当严重。自1988年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xx市委、市政府带领xx人民进行了为期七年的依法治污工作。1992年,本澳市近10万人参加了“十大污染源’的评定,评出了十家污染最严重的企业,有力地督促了这些企业依照《环境保护法》改进污染状况。xx还举办三所环保实验小学,编写小学环保教材,组织寒暑假环境保护考察,使青少年从小就具有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各厂矿企业也都利用各种途径减少、控制污染,以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七年以来,xx治理环境共投资4.8亿元,治理了44个项目。在xx全体人民的努力下,一度云遮雾罩、难见蓝天的xx市,今天又碧空万里,山清水绿。 (5)积极参与法律监督活动。xx人民对xx市的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环节,都积极地予以评价和监督,有力地从而促进了法治机构的建设。 xx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和积极参与给课题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像xx市市长李英杰所说,没有xx人,就不可有xx今日的依法治市,更不可能有xx将来的城市法治。 四、人民的评价是衡量法治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 法治建设的成效可以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但从根本上说,衡量法治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只能是人民的评价。因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创造者、管理者和承担者;只有人民,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对法治成效作出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正因为如此,xx市十分重视人民的评价,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欢迎不吹迎”作为评价依法治市工作的最高标准。xx市委书记童九洲同志说得很实在,依法治市工作好不好,不要自己说好,要问老百姓是不是说好。 1.确立人民评价法治建设成效的途径和机制 为激发xx人民参与依法治市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x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法院不仅对人民评价法治建设成效的意见十分关注,而且建立了人民得以畅所欲言的评价机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兴衰存亡。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反映人民的意愿,倾听人民的呼声。在这方面,xx市人大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刨造性地建立了人大代表法律素质评议制度。该制度具体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正式委任前,候选人必须接受人大代表的法律素质评议,并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自推行这项制度以来,已有两名候选人因法律知识考核不合格而未被通过。二是对任职满两年以上的人大任免干部进行执法水平的评议操作的程序和办法是由人大代表对评议对象作一个月左右的调查,形成评议意见,提交人大常委会;评比对象按规定向人大常委会述职,最后由人大常委会作出评议决议。xx市环保局、土地规划同、电子局等部门的领导都受过法律素质评议。这项制度在xx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外在压力化成了内在动力。 法院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门榄,是解决法律纠纷的中枢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的良心所在。法院能否做到依法办事,是一个地方法治建设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法官的公正最能培养人民对法律的忠诚;那么,法官的腐败则最易导致人民对法律的不信任。多年来,xx市各级人民法院总是以人民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标淮,经常挨家挨户听取民众的意见。1996年,xx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向人大、政协代表和当事人征求意见的活动,发出了3200份征求意见信,回收意见满意率达95%,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1992年以来,xx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每年组织对全市24个执法机构和服务行业进行年度民意测评,使人民的评价成为推动各部门各行业严格执法 的压力和动力。政府各部门也象公安系统、环保部门那样建立了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听取群众评议的机制。 2.人民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xx市依法治市工作重视人民的评价,人民的评价有力地推动了xx市的法治建设。xx人民对xx市公安工作的评价就再一次证明了一个朴素但却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1)法治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xx公安系统经过大胆改革,队伍战斗力明显提高,有效地稳定了xx的社会治安秩序。近两年来,xx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在街上打架斗殴的也大为减少。群众普通反映:“上下班感到踏实、安全,家里也没后顾之忧了。”一位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上感慨地说:“去年全市财政没有出现赤字,应该结公安局送块匾。没有他们,怎么能有这么好的形势。” (2)法治建设树立了政府的权威。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看到了xx公安局改革取得的成效:警察态度好了,就连打电话说话的口气都变了;警察认真管事儿了,过去,有人打架,不见血、不出人命,很难请动警察,现在是有事儿就到;警察比过去精神了,交警整齐的着装让人一看就觉得威武。有一位退休老干部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通过公安机关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全市的希望,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xx群众对“有困难找警察”深信不疑。 (3)法治建设增强了人民对公仆的信任和爱护。1995年9月,交警孙志强去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在xx市总工会起程时,40多名出租车司机自

《人民是推动本溪十年依法治市的根本动力(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69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研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