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及其成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及其成因分析
兰静 杨倩
摘要:心理亚健康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种自我不适应的感觉或他人感觉行为异常的状况。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研究其成因,期望提醒思政教育者们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 正常 心理亚健康
当代大学生中,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人是少数的,不过各种随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却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心理健康,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个体来说是有阶段性的,它不是硬性的生理指标,因此,心理健康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没有绝对的,终身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亚健康的概念及其症状
心理亚健康是指长期存在的某些心理困扰和缺陷的心理中间状态,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种自我不适应的感觉或他人感觉行为异常的状况。据调查,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问题很多,症状也很明显。
1.灰色心理状态。根据这几年思政工作的实践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出现了“四无’’现象,他们没有目标、兴趣、动力和意志,身心无力。这些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不知到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该干的又是什么,连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行事缺乏心理动机。他们每天无所事事,沉浸于小说、麻将、网络游戏等之中,对什么都热情不起来,行事缺乏积极性和目的性,心理冷漠,懒散、拖拉、自制力很差等等。
2.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症状。在学习环境和时间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的竞争激烈,他们看重奖学金的评定、英语和计算机的过级成绩等等。但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等的不适当,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虽然很努力了,但是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效果,成绩总上不去,因而产生了学习效率焦虑;还有一部分心理承受力比较弱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或因考试准备不充分,而自暴自弃,考试时临场退却,逃避考试,甚至考试作弊,从而发展成考试焦虑症状。
3.抗挫折能力差。挫折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消极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系列的消极行为和情绪,如内心焦虑、精神紧张、学习懈怠等等。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天之娇子,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没有吃过什么苦,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又是独生子女,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生长于温室中,对进入大学后将要面对的挫折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再加上自己的能力不够,当真正面对较大问题时,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4.情感纠葛。大学里的恋爱环境相对宽松,高考后的大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在学习压力骤减的情况下,空余时间明显增多,由此而产生的恋爱现象就显得比较普遍了。但是学生在这个阶段,虽然性生理完全成熟,但是心理却并没同步成熟,欠缺处理异性交往的经验,经常发生矛盾,产生单相思、争风吃醋等行为,甚至发展成校园惨剧。
5.猜疑和嫉妒。猜疑是由人的主观想象而产生的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其突出表现在敏感和无中生有,或是把他人的好意曲解为恶意。猜疑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内耗中,他们在交往中怀疑别人,担心自己不能被别人理解,做什么事都有危机感,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经常表面正常但又作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让人心力交瘁,乃至精神失常,这是一种心理的偏执。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它实际上是在用别人优于自己的一方面来进行自我折磨,这是友情的腐蚀剂。这些人消极堕落、不求上进,又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把别人的成功当成·自己的失败,因此期望别人也失败,以求满足自己内心的平衡。
6.性格缺陷。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素质和消极心态,主要体现为自卑和自负,属于人类性格上的弱点。自卑的人常常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上,将自己的劣势无限放大,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放弃努力;自负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天才,不需要努力,过分的自信,是一种自我欺骗。
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接受新思潮、新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信息的真假分辨不清,对于外界接收的信息不懂得过滤,因此,他们在接收一些新的实物和观念的同时,部分学生因为意志薄弱也受到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心理不健康。
2.教育方法的不恰当。我国的现行教育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学习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和部分家长在教育学生时简单而粗暴,带着有色眼光教育学生,这些都将导致学生产生偏激、多疑等不健康的人格,产生心理阴影,乃至进入大学后也不能走出这个困境。
3.适应障碍。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是对他们自身人格重新进行塑造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进校后要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新的环境、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些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不良,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情绪失调,自怨自怜。这种因角色转换而适应不良的情况若不能及时调整,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焦虑等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症状和成因是复杂的,因此要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判断健康人格的体系,这是每个思政工作都应该重视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谢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才智,2006
【2】罗桂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及其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