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正文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


  
  在课程结构的4个模块下,课程共设计了15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设计1至2个核心活动,再根据需要和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热身活动和辅助活动,整个课程共设计20多个活动。
  
  例如,主题活动课“环境中的我”部分,设计了“自我面面观”单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该单元设计了2个核心活动,一是“我是谁”,二是“立体我”。“我是谁”主要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立体我”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动,相互进行评价,而后填写表格。最后,小组进行讨论,各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意识的内涵、明确的自我意识及认识自我的途径等。
  
  具体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等进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就必须要影响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投入到课程中,因此,在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上采用活动课形式,活动课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热身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活动状态,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启动;主要安排核心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发掘积极的个人特质,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觉察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更乐观、自信、向上地生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要对心理健康知识与基本理论进行讲授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分享心得与巩固活动成果。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活动课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如小拓展活动、纸笔活动、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案例分析等。
  
  五、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发言、学习心得、学习总结报告所体现的思考、成果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学生参与活动、课堂分享、活动记录、完成量表、活动心得等作为平时成绩,以6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学生心理情景剧表演、课程总结报告作为考核成绩,以40%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之和。
  
  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基本考核标准如下。
  
  优秀:出席课程,参与活动很投入,活动体验深刻,积极分享活动感受,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掌握和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活动结果在高职学生中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良好:出席课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分享活动感受,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观点,能够努力学习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合格:出席课程,能够参与活动,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基本把握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未出勤,无组织纪律,抄袭,观点明显错误。
  
  六、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可以提供活动的相关道具。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如舞台、灯光、音响,用于播放轻松的音乐、快乐的教学软件等。
  
  七、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心理健康活动课安排在高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0课时。课程理论授课与活动教学的比例约为1∶2。以20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5至6人为活动基本单位。
  
  八、课程设计对教师、学生的要求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
  
  心理健康活动课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能够放开自我、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与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77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心理健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