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师德论文 >> 正文

师魅说


听课的,竟举手说:“我!”。苏霍姆林斯基称赞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要说:“这才是最具学识魅力的老师。”
  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已经来临,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
要上好每堂课,我们教师就必须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中小学教师在读什么书?根据《中国教育报》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教师阅读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书,远远超过了小说、教育理论和文史类、时事类、科技类书籍。中小学老师,尤其是学校校长、书记“不读书,读书少”,是当前的普遍现象。除了教委规定的往往是“走过场,凑满分”的岗位培训进修课时外,教师很少读理论性书籍,尤其是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书籍。一些教育学者指出,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说明有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欠缺。然而,老师普遍离不开教参,而且其中特级教师阅读教参的比例最高。
  教师们在升学率指挥棒的压力下,整天忙于研究考纲;忙于批作业,搞家教;忙于应付各种形象工程活动;忙于完成繁多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指标;忙于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有用无用的会议。中小学教育、教学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生产流水线”,老师成了“流水线”上的机械式的操作工,只要到时候完成升学指标就算完事,人的素质、学习能力的培养统统没有了。
  “没有时间”、“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是造成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不读书,少读书”的根本原因。不少学校领导根本耐不住寂寞,定不下心来看书学习,用于交际应酬,开各种会议的时间,远远大于读书做学问的时间。有些校长,腰揣大哥大,轿车来轿车去,东奔西跑,饭局不断,与其说其像校长,不如说其更像“老板”。现代教育需要我们的学校涌现出更多的像陶行知、黄炎培、段力佩那样的专家、学者型的校长。教育领导只能是一个行政管理职位,教育官绝不等同于教育家。
  教师只有具备了符合自己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审美情趣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实力与魅力得以充分显示。不管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学语言的运用,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斟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巧妙有机地结合知识传授,展现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人格力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读书少,少读书,不读书” 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教师成为“教书匠”,其学识魅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关于现代教师的学识问题,本人将在“师学说---21世纪教师素质谈之四”中,作进一步的讨论。)

教师的个性魅力
  记得我在读初中时,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脾气急躁,上课容不得半点声响,有时哪个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他会拿起粉笔头扔将过去,但是同学们都看得出,他是一个责任性很强的好教师。一天,他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着城门的图片,用他那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问我们,“这是什么?”。同学们兴趣大增,有的说是天安门,有的说是故宫。看我们都没猜出来,他摇摇头,得意地说:“这是‘数学关’,今天我要带领你们攻破数学关。”这一幕,这么多年来一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通常是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无个性必平庸。
  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教师自己就必须有个性。这种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有魅力。教师应当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应当有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人格就是人的样子,是人的心态、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表现真实的自我----自己自觉自愿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而不是迫不得已装出来的样子。
  早在1985年,美国已对教师人格提出明确要求。由美国优化师范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变革师范教育的呼吁》报告和《美国教育基础----社会愿望》的作者理查德·范斯科指出,21世纪教师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广泛的文理基础知识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高尚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据此,保罗韦地概括出作为一个好教师的人格魅力的12个方面: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尊重课堂内每一个。“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耐性。“她绝不会放弃直到你能做到为止。”
----兴趣广泛。“她带给我们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师魅说(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81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师德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