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机制探析
和国家等不同利益;又有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就是利益互动的过程。主要产生六层利益关系:欲求与被欲求关系,需要与被需要关系,满足与被满足关系,利用与被利用关系,认识和被认识关系,改造内化与被改造、外化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有三层含义:第一,这种利益关系是一种利益主、客体关系;第二,这种利益关系是利益主体关系,即利益分配关系,是利益主客体互动中形成的利益主体间的社会关系;第三,是利益客体关系,是利益主客体互动中主体对客体体认、认识、内化、选择、分析等主观因素作用中,形成的客体关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利益客体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真理,提升自我,全面发展的渴求,而且因为它们是与时俱进的,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主体人们所消费,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与根本动力之所在。
应该看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机制仅仅看到接受主体利益圈层这一层面是不够的,这是因为:⑴人是社会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而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⑵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一定社会实践的人,必然要形成各种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它必然要对成员施加一定影响。⑶个体利益只有通过群体利益才能实现。因此,还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组织者、管理者、实现者、教育者和创造者,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是一个由心理、思想、行为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内化、外化过程,也是一个通过知情意行改变受教育者品德结构的过程,受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意识体系,通过感受、分析、选择等过程、在一定道德动机制约下,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加以外化,实践主体是这一过程的调控者,是满足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实践者,是居于一定阶级、国家、政党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系统操作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实践主体应充分看到个体利益需求,要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选择和创新教育方法,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同时,实践主体还应在群体中倡导一种适当价值准则,以确保利益取得方式方法的合法性。正因为实践主体在思想政治
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有以下特点:⑴主体是一定组织,在利益群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主、客体之间形成一定利益关系;⑵从客体看,实践主体的客体是一定的个体,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是以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受教育者的利益的集合;⑶由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交错形成的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是基于一定的利益结合而形成的有着共同利益的集合体,联系他们的纽带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此外,实践主体利益圈层还具有宽泛性,历史性,交叉性,多样性,多元性,矛盾性等特点。
历史发展证明,作为接受主体的个体利益,实践主体的群体利益,最终必然要上升为代表社会、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的本体性利益。本体性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定社会现实矛盾和冲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表现和反映。本体性利益所代表的思想,是这些利益在观念上的反映,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要对其成员施加一定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以培养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从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以代表社会、政党、国家的本体性主体利益圈层。
本体性利益圈层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表现在:第一,作为宏观主体来说,就是要协调、平衡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主体的利益,除用政策、法规、制度调控以外,还要用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功能、内容、方法方式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使社会成员形成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防止利益对立个体的负面博弈使社会成员在观念上分化,进而用别的意识形态代替。第三,利益的多元化、异质化会导致不同阶层人们意识分裂,产生群体间隔阂的心理对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公民意识到,公民在其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正式的政治制度安排达成的公共利益,不是通过利益对立一方消灭另一方来实现的,即不是消灭对方共同利益实现的,这有利于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利益圈层它们在性质、特点、构成、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系统中,接受主体利益是基础、核心,个体有接受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动机、愿望,才为思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实践主体是利益的实现者,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是接受主体和本体主体利益的交汇点,是中介和桥梁,其利益圈层可以向上拓展,向下延伸,具有较强的张力和融合空间;本体性主体是利益的代表者、调控者,其最大利益是政治利益。在通过意识形态维护本阶级统治中,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任务等,属于“顶层设计”。
三
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利益圈组成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利益这个大系统,它们共存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动力,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发展。
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主体利益圈层组成的利益系统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三个圈层交错运动的过程。接受主体利益圈处于核心地位,一旦这个圈层发生重大变化,利益系统其他圈层也要相应地变化,它们形成一波又一波浪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前行,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就是在这些浪潮的相互冲突,前后相涌的基础上,由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形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圈层互动遵循一定的原则。⑴利益最大化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利益圈层外延最大,内涵最丰富。不同主体在追求利益时,总是趋利避害,希望利益最大化,总是把更多的利益纳入自己的利益范围,由此产生的利益圈层力求达到最大。⑵利益重合最多原则。所谓利益重合最多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三个利益圈层的利益交汇重合应最大,当他们的利益重合最多,当三者利益趋于一致时,由此产生的合力就强,就会产生具有新质的合力,反之,合力就会削弱甚至抵消。⑶利益圈层波峰最高原则。当利益圈层相遇时,必然形成波峰,这是利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叠加,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优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既代表和满足了受教育者的利益,又是不断用马列主义等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作指导,就是在不同时期、时间与空间上与受教育者的利益相契合,不断发展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益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只讲利益的功利、实用主义。利益从来就有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主体利益,二是看利益获取方法方式如何、看如何获得利益。如果只看到利益,而看不到利益取得的方式,那么,当个体一味满足自身需要的时候,可能对社会对他人造
用利益圈层理论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解读当代中国现实,具有重要意义。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对待不同主体的利益问题,坚持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不同主体的利益的统一。目前,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发现个体利益之所在,维护好,代表好,实现好他们的利益。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和建立,确立了利益价值准则,规范了利益圈层运行的路径和方向,扭转了是非不分、荣辱不辨的局面。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解决了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重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机制探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5870.html
应该看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机制仅仅看到接受主体利益圈层这一层面是不够的,这是因为:⑴人是社会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而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⑵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一定社会实践的人,必然要形成各种利益群体,为了自身利益,它必然要对成员施加一定影响。⑶个体利益只有通过群体利益才能实现。因此,还必须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组织者、管理者、实现者、教育者和创造者,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是一个由心理、思想、行为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内化、外化过程,也是一个通过知情意行改变受教育者品德结构的过程,受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意识体系,通过感受、分析、选择等过程、在一定道德动机制约下,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加以外化,实践主体是这一过程的调控者,是满足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的实践者,是居于一定阶级、国家、政党与个人之间的中间系统操作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实践主体应充分看到个体利益需求,要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选择和创新教育方法,分析和把握教育对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同时,实践主体还应在群体中倡导一种适当价值准则,以确保利益取得方式方法的合法性。正因为实践主体在思想政治
教育利益实现中的这些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把这一群体主体的利益关系体系称为实践利益圈层。
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有以下特点:⑴主体是一定组织,在利益群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主、客体之间形成一定利益关系;⑵从客体看,实践主体的客体是一定的个体,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是以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受教育者的利益的集合;⑶由主体间、主客体间相互交错形成的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是基于一定的利益结合而形成的有着共同利益的集合体,联系他们的纽带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此外,实践主体利益圈层还具有宽泛性,历史性,交叉性,多样性,多元性,矛盾性等特点。
历史发展证明,作为接受主体的个体利益,实践主体的群体利益,最终必然要上升为代表社会、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的本体性利益。本体性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定社会现实矛盾和冲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表现和反映。本体性利益所代表的思想,是这些利益在观念上的反映,一定阶级、政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要对其成员施加一定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以培养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从而,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以代表社会、政党、国家的本体性主体利益圈层。
本体性利益圈层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表现在:第一,作为宏观主体来说,就是要协调、平衡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主体的利益,除用政策、法规、制度调控以外,还要用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功能、内容、方法方式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使社会成员形成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防止利益对立个体的负面博弈使社会成员在观念上分化,进而用别的意识形态代替。第三,利益的多元化、异质化会导致不同阶层人们意识分裂,产生群体间隔阂的心理对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公民意识到,公民在其共同利益基础上,通过正式的政治制度安排达成的公共利益,不是通过利益对立一方消灭另一方来实现的,即不是消灭对方共同利益实现的,这有利于构建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利益圈层它们在性质、特点、构成、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系统中,接受主体利益是基础、核心,个体有接受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动机、愿望,才为思想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实践主体是利益的实现者,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是接受主体和本体主体利益的交汇点,是中介和桥梁,其利益圈层可以向上拓展,向下延伸,具有较强的张力和融合空间;本体性主体是利益的代表者、调控者,其最大利益是政治利益。在通过意识形态维护本阶级统治中,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任务等,属于“顶层设计”。
三
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利益圈组成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利益这个大系统,它们共存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此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动力,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发展。
接受主体利益圈层,实践主体利益圈层,本体性主体利益圈层组成的利益系统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三个圈层交错运动的过程。接受主体利益圈处于核心地位,一旦这个圈层发生重大变化,利益系统其他圈层也要相应地变化,它们形成一波又一波浪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前行,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就是在这些浪潮的相互冲突,前后相涌的基础上,由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形成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圈层互动遵循一定的原则。⑴利益最大化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利益圈层外延最大,内涵最丰富。不同主体在追求利益时,总是趋利避害,希望利益最大化,总是把更多的利益纳入自己的利益范围,由此产生的利益圈层力求达到最大。⑵利益重合最多原则。所谓利益重合最多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三个利益圈层的利益交汇重合应最大,当他们的利益重合最多,当三者利益趋于一致时,由此产生的合力就强,就会产生具有新质的合力,反之,合力就会削弱甚至抵消。⑶利益圈层波峰最高原则。当利益圈层相遇时,必然形成波峰,这是利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叠加,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优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既代表和满足了受教育者的利益,又是不断用马列主义等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作指导,就是在不同时期、时间与空间上与受教育者的利益相契合,不断发展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益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只讲利益的功利、实用主义。利益从来就有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主体利益,二是看利益获取方法方式如何、看如何获得利益。如果只看到利益,而看不到利益取得的方式,那么,当个体一味满足自身需要的时候,可能对社会对他人造
成损害。在利益问题凸显的今天,怎样使人们以合适的方式取得利益,既牵涉到“荣辱观”等价值准则问题,又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用利益圈层理论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解读当代中国现实,具有重要意义。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重视对待不同主体的利益问题,坚持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不同主体的利益的统一。目前,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发现个体利益之所在,维护好,代表好,实现好他们的利益。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和建立,确立了利益价值准则,规范了利益圈层运行的路径和方向,扭转了是非不分、荣辱不辨的局面。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解决了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重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机制探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