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班主任工作的误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变革的时代,变化的孩子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近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目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六大误区。
一、以罚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的手段
教育的本身是塑造人的精神和灵魂,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违法罚款手段,强迫学生做或不做某事,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这本身也说明了教育者的失败和无能。《教育法》明文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等。班级罚款败坏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的声誉。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解:只要有钱,什么违纪的事都可以做,交了钱就没事。因此,有的学生自恃有钱而故意制造事端。
二、动不动就请家长到学校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但请家长到校,方式不当也会出现问题。动不动就叫家长,学生要么极不情愿地叫来家长,要么干脆不上课;为逃避不良的心境,有的学生惧怕上学严重者离家出走。对家长而言,配合老师工作是应该的,但为了孩子的一点小错误便向单位请假或是放下手中的活赶到学校,不免主家长也产生怨气。教育学生本身就是老师的天职,所以,不妨将请家长变成另一种形式——家访,我想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三、重女轻男思想
在中小学阶段,大多数教师普遍反映:女同学听话、成绩好,男同学调皮、成绩差。于是有的班主任产生了“重女轻男”思想。这是由于他们没认真学习心理学,没有正确认识男女心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而在认识、评价、培养学生方面失之偏颇,致使男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动的自信心受挫,从而导致男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及女生。活动能力也明显较低,造成“阴盛阳衰”。素质教育理论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发展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理应做到“重女也重男”
四、严重失度,没有正确把握师生关系
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爱护学生相结合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有些班主任却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度”。他们或是走向“爱”的极端,只表扬学生的进步,不批评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怕影响集体荣誉而有意掩盖本班的问题,极力崇尚“赏识”教育,而现在的学生缺少的并不是赏识。家庭的过分溺爱已经使不少学生增加了依赖性,让他们失去了判断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而这两项恰恰是学生将来踏上社会不可缺少的能力。现在可以让他们生活在一片赞歌声中,但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谁又会天天夸奖他们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那脆弱的心理又如何承受得了?过分的爱,爱提失度,只会把人降到不成熟的状态中去,甚至使学生成为庸人。有的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整日一脸冰霜,表情冷漠,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班主任的威严,才能“镇”得住学生。滥施权威,严而无度,以致使学生在内心里无法实现对教师人格的接纳。毋庸讳言,师生间的交往,该严肃时严肃,该认真时认真,既要让学生敬畏,又能使师生相互理解、沟通。
五、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予以公布
每次考试后,很多班主任都习惯将学生成绩按总分高低排名次或打印成表通知家长或全班公布。其目的是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做,虽然让部分学生受到鼓励却挫伤了大多数同学的自尊心。特别是为了争取好成绩,有的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特长。更有的为此变得自私、嫉妒、缺乏互助精神。显然,按成绩排名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但不利于学习的全面发展,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不相适应的。
六、讽刺挖苦、进行精神虐待
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令班主任恼火的便是那些后进生。于是,有的班主任看不起后进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常见的却是对学生严厉的、批评或是人格不被尊重的挖苦。例如:“你的脑袋是干什么用的?榆木疙瘩|”“你只配修地球,根本不是读书的料!”“笨蛋”等言语惩罚实际上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巨大伤害,它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使学生有了心理障碍,变得孤僻、抑郁、冷漠甚至失去自尊心而破罐子破摔。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根系丰发,始能长成参天大树;育人育心,始能育成栋梁之才。当一个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一颗爱心,爱得深、爱得纯、爱得真,才能使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得到滋润,使学生真正具有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请班主任慎重,严防进入误区。
《走出班主任工作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