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种社会考试风起云涌,尤其是计算机的考试更加令人注目。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出现社会考试的热潮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学历在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证书则在一个侧面反映持证者的能力。
目前计算机证书考试的种类有:(1)信息产业部主办的软件水平考试;(2)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及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少儿NIT);(3)劳动部主办的高新技术技能测试;(4)各地方、各部门举办的考试,如职称计算机考试、大学生计算机统一测试等等。
这些考试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提供客观公正的社会标准,供用人单位参考;为应试者提供证书,有利于证明个人能力,同时还推动了全社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已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去看上面的这些考试,我觉得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考试内容和大纲往往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部分内容,以及对口单招考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部分内容都已经过时,现在已不怎么用了。
(2)考试题型难以测量出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水平
用标准题型来测试计算机应用能力显然是不够的。特别别是操作能力的测试,光靠一两条操作题是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操作能力水平高低的。象上机考试,大多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测试。如果应试者抽到比较简单的题目,或者是在模拟盘上做过的题目,他就很容易通过上机考试,如果应试者抽到比较难的,或者是没有见过的题目,那他就很难通过。
(3)同一部门内部的高度统一和部门之间的不统一给应试者带来很大的负担
不同部门之间的不统一,是指各种考试各自为政、互相不统一。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江苏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是相似的,但在同一地区都是各搞各的考点和培训点,很难统一起来。在教师评定职称时,拿这两种证书并不被认可,教师还要另外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才行(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又要求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的考试了,其实,所考试的内容与上面的三种考试都大同小异。
同一部门内部的高度统一,是指同一种考试的内容、考试时间和考试成绩的评定的统一。当然,对于理论考试,这样做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对于技能操作性质的考试,也模仿理论考试的这一套,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实现起来也很困难。
象信息技术考试,除了安装特定的考试系统外,还要通过互联网在全省统一发放和收取考题。表面看上去 运用了高科技网络技术,显得很先进,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花架子,给人的感觉就象是:要考一个汽车驾驶证,还要到省交通厅办理有关手续一样。
另外,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从考点到县级自考办,到地级市自考办,再到省自考办,再到教育部考试中心,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不但增加了应试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办事效率也很低下。一个考生在考试以后,要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通过了考试。
从这些问题出发,从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出发,我觉得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的考核内容、方式和评测标准应该向如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的内容应该是相对全面
我们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就象汽车一样是供我们使用的工具。测试使用工具的能力不能以偏盖全。不能说一个人会把方向盘就代表他会开汽车了。我认为测试一个人在计算机某个模块内的应用能力,应该象考驾驶证一样,尽量设置不同的环境或问题,让应试者去解决,测试的应用知识点应占整个模块功能的90%以上。技能考核应尽可能采用面试的形式,当场评定应试者是否具备相应的水平或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技能测试应由县级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把关
如果计算机技能测试的内容多了,必然会带来组织上的麻烦,理论考试可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但技能考核却不行。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同时进行,实际上更多的用人单位都是在当地招工选拔人才,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只要符合各单位自己的标准就行。就跟驾驶技术的考核和证书的发放一样,在当地进行办理就可以了。但考核的标准和细则可由上级部门制定,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三、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的时间和次数可根据需要而定
由于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推广,要求获得相应技能证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各市县成立一个专门的测试机构,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人要求测试,我们就可以组织测试。要把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看着是一种服务行为。随时为那些想了解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进行测试。
我认为如果能实现以上三点,那么,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测试就能得到更广泛、更真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