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多形式、多学制),发展远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
教育的组织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在90年代,美国的学校正在卷入一场被称为“重建或改革”的运动。尽管不同的人对这些术语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些运动都强调为了使学校适应信息时代生活的要求,需要改革学校。重建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学校需要在结构和功能上作出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今天的学生的需求。
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的许多实现的途径。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多媒体制作工具十分便利,有可能使学生创造出有吸引力的够得上专业水平的产品。又如,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将能促进本地和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通讯,并且能帮助他们成为由学者和科学家组成的更大世界的一部分。此外,在课堂中计算机工作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合作、讨论和反思等等。在美国,远在阿拉斯加与华盛顿的两地学生,通过远程通讯,可以协作研究气象学问题,两地的学生同时收集各地方的气象数据,然后相互交流和探讨。这是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10〗
这种以真实性问题为核心的学习,要求学校在作息时间、空间布局以及结构上作出改变。这种技术成分丰富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时间段落较长一些。传统的50分钟一节课不适于学生建构一个复杂的多媒体项目或做一个科学模拟方面的研究。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方法同样也要求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空间和工作区,学生和教师能在校外相互联系。
目前,美国有许多试点计划和学校正在尝试新的结构、日程表和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例如,有一个被称为发现罗彻斯特(discover Rochester)的计划,〖11〗这一计划是为发展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而设计的,它是一项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工作。在这项计划里,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学生,将从科学、数学、历史、文化和文学方面收集有关罗彻斯特环境的信息。学生在Macintosh机上通过文本、音频、图象、音乐和地图来交流他们的工作。学生每周有一整天花在这一项目上。罗彻斯特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展出了学生的多媒体项目。这个计划的初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学生和教师对这个计划热情很高,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们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这类技术成分丰富的、以活动为方向的学习计划,将在学校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之,计算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教育目标,计算机素养课试图通过将计算机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东西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计算机素养的培养包含编程、文化课、问题解决和软件或工具这样四个模式,它们都给学校课程增添了新的内容。相反,课程整合,能融合计算机素养的内容,但它直接服务于课程。由于不存在新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不再为使用计算机而寻找额外的时间了。计算机是教师的同事,象铅笔一样,了无痕迹地结合在课程中。学生也不是为了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而是在产生需要的时候学习所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当然,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整合只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还远远不够。课程不应当是静止不动的,相反,要利用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加以改变,要做那些用传统手段做不到的事。如果计算机仅仅支持现行的东西,就有可能妨碍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必须做出的教育新改革。在这些阶段中,每后面一个阶段在更高层次上将前面阶段包容,每前面一个阶段都有机融合在后面的阶段中。例如,在课程整合中,有时需要学生进行编程或使用工具软件。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整合中的某些模式仍然具有生命力。
这些阶段都值得我们仔细考虑,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有些教育工作者仍处于把编程视作计算机素养的阶段,许多人已接受了应用模式,还有些人则通往了整合之路,有些人甚至正在探索更加根本性的课程改革,还有些人则正在尝试新的全方位的教育的改革。他们的努力都值得承认,他们的工作都值得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全方位的改革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许多中间的过度步骤。是的,计算机不能游离在课程之外,同时,它也不仅限于整合在课程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独特潜力。进行课程改革乃至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是一条漫长而修远的路。
参考文献:
〖1〗—〖6〗Lockard,J. etc,Microcoputer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3rd),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
〖7〗陈琦:中学计算机教育文选,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8〗Tinsley,J.D.,Weert,T.J.V.,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VI : WCCE’95 Liberating the Learner,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FIP World Conference on Coputers in Education,1995,London: Chapman & Hall.
〖9〗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Simonson,M.R.etc,Educational Computing Foundations(2nd),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4.
〖11〗Paul G.Geisert,Mynga K.Futrell,Teachers computers and curriculum: Micro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Boston:Allyn and Bacon. 1995 pp177-181.
(来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232.html
教育的组织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在90年代,美国的学校正在卷入一场被称为“重建或改革”的运动。尽管不同的人对这些术语有不同的理解,但这些运动都强调为了使学校适应信息时代生活的要求,需要改革学校。重建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出,学校需要在结构和功能上作出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今天的学生的需求。
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当代教育理论提供的许多实现的途径。例如,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多媒体制作工具十分便利,有可能使学生创造出有吸引力的够得上专业水平的产品。又如,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技术将能促进本地和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通讯,并且能帮助他们成为由学者和科学家组成的更大世界的一部分。此外,在课堂中计算机工作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合作、讨论和反思等等。在美国,远在阿拉斯加与华盛顿的两地学生,通过远程通讯,可以协作研究气象学问题,两地的学生同时收集各地方的气象数据,然后相互交流和探讨。这是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10〗
这种以真实性问题为核心的学习,要求学校在作息时间、空间布局以及结构上作出改变。这种技术成分丰富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时间段落较长一些。传统的50分钟一节课不适于学生建构一个复杂的多媒体项目或做一个科学模拟方面的研究。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方法同样也要求学校有各种各样的空间和工作区,学生和教师能在校外相互联系。
目前,美国有许多试点计划和学校正在尝试新的结构、日程表和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例如,有一个被称为发现罗彻斯特(discover Rochester)的计划,〖11〗这一计划是为发展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而设计的,它是一项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工作。在这项计划里,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学生,将从科学、数学、历史、文化和文学方面收集有关罗彻斯特环境的信息。学生在Macintosh机上通过文本、音频、图象、音乐和地图来交流他们的工作。学生每周有一整天花在这一项目上。罗彻斯特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展出了学生的多媒体项目。这个计划的初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学生和教师对这个计划热情很高,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们工作的质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这类技术成分丰富的、以活动为方向的学习计划,将在学校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之,计算机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教育目标,计算机素养课试图通过将计算机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东西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计算机素养的培养包含编程、文化课、问题解决和软件或工具这样四个模式,它们都给学校课程增添了新的内容。相反,课程整合,能融合计算机素养的内容,但它直接服务于课程。由于不存在新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不再为使用计算机而寻找额外的时间了。计算机是教师的同事,象铅笔一样,了无痕迹地结合在课程中。学生也不是为了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而是在产生需要的时候学习所需知道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当然,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整合只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还远远不够。课程不应当是静止不动的,相反,要利用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加以改变,要做那些用传统手段做不到的事。如果计算机仅仅支持现行的东西,就有可能妨碍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必须做出的教育新改革。在这些阶段中,每后面一个阶段在更高层次上将前面阶段包容,每前面一个阶段都有机融合在后面的阶段中。例如,在课程整合中,有时需要学生进行编程或使用工具软件。在课程改革中,课程整合中的某些模式仍然具有生命力。
这些阶段都值得我们仔细考虑,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有些教育工作者仍处于把编程视作计算机素养的阶段,许多人已接受了应用模式,还有些人则通往了整合之路,有些人甚至正在探索更加根本性的课程改革,还有些人则正在尝试新的全方位的教育的改革。他们的努力都值得承认,他们的工作都值得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全方位的改革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许多中间的过度步骤。是的,计算机不能游离在课程之外,同时,它也不仅限于整合在课程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独特潜力。进行课程改革乃至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个宏大的目标,是一条漫长而修远的路。
参考文献:
〖1〗—〖6〗Lockard,J. etc,Microcoputer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ion(3rd),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
〖7〗陈琦:中学计算机教育文选,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8〗Tinsley,J.D.,Weert,T.J.V.,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VI : WCCE’95 Liberating the Learner,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FIP World Conference on Coputers in Education,1995,London: Chapman & Hall.
〖9〗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Simonson,M.R.etc,Educational Computing Foundations(2nd),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4.
〖11〗Paul G.Geisert,Mynga K.Futrell,Teachers computers and curriculum: Micro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Boston:Allyn and Bacon. 1995 pp177-181.
(来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