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刘儒德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当然,这种变革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本文拟将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各个中间阶段,以期使广大教师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广阔前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改变他们心中的固有观念,使他们能站在更高的境地来看待和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并且使他们看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完全可以以自己现有的条件,从不同的起点,加入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来,从而鼓舞他们的信心。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在第二阶段,人们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在第三阶段,人们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传媒为基础的课程;在第四阶段,人们要求以 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四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一、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亦被译成计算机文化)的培养。在计算机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时,这是十分自然的。由于计算机在社会中起着广泛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在学校教育目标中,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学校里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素养课。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独特的东西来看待的,游离在学校各科日常教学课程之外。计算机素养课包括这样四种常见的模式:编写程序、计算机素养课、问题解决以及应用软件或工具。无疑,它们都给学校课程添加了新的东西。
1.编程模式
微机首先进入学校时,实际上无软件可用,唯一可用的是机器固有的BASIC语言。一般来说,数学和自然科学教师是最先尝试使用新设备的人,由于他们学习程序语言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因此,在许多学校,首先由他们改行教学生程序语言。
阿瑟·列尔曼(Arthur Luehrmann),被人们称为计算机素养之父,提倡将编程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核心。列尔曼(1982)写道:“要想告诉计算机你想干什么,你必须能和它交流,因此,你就需要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用它写下你的想法,检查、交流、并改进你的想法”。〖1〗他强调指出,计算机素养意味着用计算机做建设性的事,而不是零星半点的知识。一个具有计算机素养的人必须能写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能选择和解释别人写的程序,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计算机素养和编程成了同一语。
2.计算机素养课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计算机素养课应当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生存技能。如果学生要想在计算机上有效地工作,就必须获得这样一些技能:开机、操作软盘、打开软件包、使用键盘和鼠标。这些低级技能对所有使用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②计算机知识。涉及那些能有助于我们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的滥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等。③应用技能。包括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这一模式强调使用已有的程序,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这对日后生活需求是很有价值的。④编程。在计算机素养中,编程并不是为将来作程序员作准备,相反,只是为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素养课既可通过已有的课程如常识课来完成;也可在各个年级中专门开设独立的课,将计算机素养的所有内容分配。
3.问题解决
有人(Norton,1988)将问题解决作为计算机素养的另一个模式〖2〗。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目标。在这一模式中,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问题解决的软件来实现,一是通过LOGO语言的学习来实现。但是,问题解决的软件都是一般性的,很难与课程联在一起;而LOGO语言到底与什么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关,也很难说清。因此,教师一般不会花许多时间来寻找合适的软件,也不会花心思去思考LOGO语言与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4.应用软件或工具
到了80年代中,计算机素养课实施起来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LOGO语言的作用悬而未决,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问题解决软件。但教育工作者们仍然要设法让计算机发挥作用,于是,他们转向了应用软件。1988年,有人(Collis)提出,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最普通的定义,应用已经取代了编程。〖3〗其理由是很充分的: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校要为儿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既然人们的现实生活将与计算机密不可分,那么,学生需要在学校中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在许多情况下,这一模式修改了已有的计算机素养课,编程和计算机历史等内容纷纷让位,生存技能成了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的前奏。学生和教师都很兴奋,因为,计算机变得与他们有关了。
但是,也有人(Norton,1988)批评了软件工具模式〖4〗。这一批评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工具模式一般只倾向于强调技巧,所设计的作业任务只是为了满足软件课本身的需要,而实际上,只有当学生准备用工具应用软件来解决手头的问题时,工具应用才有价值。第二,工具常常被看作是中性的,对人对社会无所谓好坏,但实际上,工具从来就不是中性的,它对人对社会总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学生必须了解,计算机对他们自己和社会到底有何影响,而不是只学习如何使用它们。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计算机素养的定义及其使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也许,它可能代表了从编程、素养课、问题解决到应用的一个发展阶梯。每一种阶梯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受到过一些批评。这些批评者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阶梯都把计算机当作一个特殊的课题,并停留在计算机本身之中。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比培养计算机素养前进了一步。它将计算机看作是各级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取代了素养,但整合并不等于混合。混合意味着只是在学校出现了计算机设备,但硬件的增多并不表示“计算机革命”。关键是如何使它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因此,要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
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或教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
整合应当是全面而深入的,我们应当在整合之中来考虑计算机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整合中,计算机素养课中的内容只要能反映某种需求,都可以采用。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为了编程而编程,而是为了处理数据或证明某一思想而编程。例如,在数学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编一段程序来加以证明。又如,在社会科学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处理社会调查数据,可以让学生使用数据库。再如,可以在课程中进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课程作基础。这不仅仅是一个整合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解决。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以往把学习问题解决看得太简单了。有人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虽然在某个特定领域可以教问题解决技能,但要想将这种技能迁移到其他领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似乎没有哪种单一的问题解决程序,LOGO或CAI,能发展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所需的广泛的问题解决技能”。〖5〗这些看法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反,告诉我们,要以课程为出发点,然后来仔细检查任何一个问题解决方式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的潜力。
有人特别强调工具软件的模式。认为课程整合只是意味着在任何合适的课程中使用软件工具,而不是只把他们与特定的课联系在一起。如在英语、数学、写作课学习使用字处理,在艺术和科学课中使用绘图软件,在音乐课中也使用软件,等等。
课程整合的方式为什么就比培养计算机素养的方式要好些呢?有人认为,首先,整合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其次,没有必要给学校增设与计算机有关的新的目标,相反,通过计算机应用,可加强已有的目标。第三,计算机成了一个伙伴,而不是一个对手。任何有关计算机会取代教师的担忧都将消失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232.html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本身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最终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当然,这种变革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本文拟将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各个中间阶段,以期使广大教师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广阔前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改变他们心中的固有观念,使他们能站在更高的境地来看待和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并且使他们看到,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完全可以以自己现有的条件,从不同的起点,加入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来,从而鼓舞他们的信心。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将计算机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在第二阶段,人们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在第三阶段,人们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传媒为基础的课程;在第四阶段,人们要求以 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四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一、计算机素养的培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亦被译成计算机文化)的培养。在计算机作为新生事物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时,这是十分自然的。由于计算机在社会中起着广泛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在学校教育目标中,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学校里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素养课。在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独特的东西来看待的,游离在学校各科日常教学课程之外。计算机素养课包括这样四种常见的模式:编写程序、计算机素养课、问题解决以及应用软件或工具。无疑,它们都给学校课程添加了新的东西。
1.编程模式
微机首先进入学校时,实际上无软件可用,唯一可用的是机器固有的BASIC语言。一般来说,数学和自然科学教师是最先尝试使用新设备的人,由于他们学习程序语言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因此,在许多学校,首先由他们改行教学生程序语言。
阿瑟·列尔曼(Arthur Luehrmann),被人们称为计算机素养之父,提倡将编程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核心。列尔曼(1982)写道:“要想告诉计算机你想干什么,你必须能和它交流,因此,你就需要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用它写下你的想法,检查、交流、并改进你的想法”。〖1〗他强调指出,计算机素养意味着用计算机做建设性的事,而不是零星半点的知识。一个具有计算机素养的人必须能写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能选择和解释别人写的程序,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计算机素养和编程成了同一语。
2.计算机素养课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计算机素养课应当包括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生存技能。如果学生要想在计算机上有效地工作,就必须获得这样一些技能:开机、操作软盘、打开软件包、使用键盘和鼠标。这些低级技能对所有使用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②计算机知识。涉及那些能有助于我们了解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的滥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等。③应用技能。包括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这一模式强调使用已有的程序,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这对日后生活需求是很有价值的。④编程。在计算机素养中,编程并不是为将来作程序员作准备,相反,只是为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素养课既可通过已有的课程如常识课来完成;也可在各个年级中专门开设独立的课,将计算机素养的所有内容分配。
3.问题解决
有人(Norton,1988)将问题解决作为计算机素养的另一个模式〖2〗。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目标。在这一模式中,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问题解决的软件来实现,一是通过LOGO语言的学习来实现。但是,问题解决的软件都是一般性的,很难与课程联在一起;而LOGO语言到底与什么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关,也很难说清。因此,教师一般不会花许多时间来寻找合适的软件,也不会花心思去思考LOGO语言与具体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4.应用软件或工具
到了80年代中,计算机素养课实施起来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LOGO语言的作用悬而未决,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问题解决软件。但教育工作者们仍然要设法让计算机发挥作用,于是,他们转向了应用软件。1988年,有人(Collis)提出,作为计算机素养的最普通的定义,应用已经取代了编程。〖3〗其理由是很充分的:计算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校要为儿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既然人们的现实生活将与计算机密不可分,那么,学生需要在学校中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在许多情况下,这一模式修改了已有的计算机素养课,编程和计算机历史等内容纷纷让位,生存技能成了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的前奏。学生和教师都很兴奋,因为,计算机变得与他们有关了。
但是,也有人(Norton,1988)批评了软件工具模式〖4〗。这一批评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工具模式一般只倾向于强调技巧,所设计的作业任务只是为了满足软件课本身的需要,而实际上,只有当学生准备用工具应用软件来解决手头的问题时,工具应用才有价值。第二,工具常常被看作是中性的,对人对社会无所谓好坏,但实际上,工具从来就不是中性的,它对人对社会总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学生必须了解,计算机对他们自己和社会到底有何影响,而不是只学习如何使用它们。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对计算机素养的定义及其使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也许,它可能代表了从编程、素养课、问题解决到应用的一个发展阶梯。每一种阶梯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受到过一些批评。这些批评者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阶梯都把计算机当作一个特殊的课题,并停留在计算机本身之中。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比培养计算机素养前进了一步。它将计算机看作是各级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取代了素养,但整合并不等于混合。混合意味着只是在学校出现了计算机设备,但硬件的增多并不表示“计算机革命”。关键是如何使它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因此,要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
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或教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
整合应当是全面而深入的,我们应当在整合之中来考虑计算机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整合中,计算机素养课中的内容只要能反映某种需求,都可以采用。这意味着,学生并不是为了编程而编程,而是为了处理数据或证明某一思想而编程。例如,在数学课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函数和图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编一段程序来加以证明。又如,在社会科学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处理社会调查数据,可以让学生使用数据库。再如,可以在课程中进行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课程作基础。这不仅仅是一个整合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解决。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以往把学习问题解决看得太简单了。有人总结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虽然在某个特定领域可以教问题解决技能,但要想将这种技能迁移到其他领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似乎没有哪种单一的问题解决程序,LOGO或CAI,能发展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所需的广泛的问题解决技能”。〖5〗这些看法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反,告诉我们,要以课程为出发点,然后来仔细检查任何一个问题解决方式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的潜力。
有人特别强调工具软件的模式。认为课程整合只是意味着在任何合适的课程中使用软件工具,而不是只把他们与特定的课联系在一起。如在英语、数学、写作课学习使用字处理,在艺术和科学课中使用绘图软件,在音乐课中也使用软件,等等。
课程整合的方式为什么就比培养计算机素养的方式要好些呢?有人认为,首先,整合强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其次,没有必要给学校增设与计算机有关的新的目标,相反,通过计算机应用,可加强已有的目标。第三,计算机成了一个伙伴,而不是一个对手。任何有关计算机会取代教师的担忧都将消失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