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秋泓 唐柏林
杨秋泓 唐柏林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的心理顺应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减少或纠正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即不因外物或是自身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失衡。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新的活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低碳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环保、自我减压的低碳意识,从而促进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意识 低碳教育 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使得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随着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大学校园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校园暴力、学生自杀、学生心理问题种类增多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低碳教育”即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有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教育,将此概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环保的、自我促进、自我减压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和修复,即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
一、低碳型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其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中碳排量的增多而造成大气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突出表现就是全球变暖。为减轻大气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个专业术语: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由此也衍生出了“低碳”一词,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
基于“低碳经济”提出的“低碳教育”理念至今没有明显的界定。本文中提出的低碳型教育,主要是将“低碳”这一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中,强调的是通过针对大学教育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教育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此将低碳教育定义为:在当前大学校园环境下,倡导和谐的学习及生活气氛,引导大学生建立平衡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频率,使学生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发展。
二、低碳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1.低碳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新的活力。现今社会正在向发展型社会转型,强调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低碳教育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新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低碳教育是基于目前的环保和生态意识而提出的,强调利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心理、生理、环境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质,以达到一个自我成长的理想效果,以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并对大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低碳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低碳教育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而提出的,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样是要处理好大学生和大学校园的关系,从低碳教育中吸取人和环境平衡发展的经验,应用于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环境中,可以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实现大学生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
3.低碳教育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将低碳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之中,低碳教育的环保的教育方式,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一的面对面教育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健康教育的方式,因此,低碳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低碳意识并不仅仅是强调环保的意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低碳处理,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就可以将一件坏事变成一件好事。面对大学校园的开放自由环境,必然存在着很多诱惑,诸如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稍不小心就沦入物质至上或是过分自我的主观世界。通过培养低碳意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减少欲望,能够以自律的心客观的对待诱惑,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磨练坚强的内心,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不会流于庸俗和碌碌无为中而 《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283.html
作者/杨秋泓 唐柏林
杨秋泓 唐柏林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的心理顺应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减少或纠正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即不因外物或是自身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失衡。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新的活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低碳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环保、自我减压的低碳意识,从而促进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意识 低碳教育 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使得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随着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大学校园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校园暴力、学生自杀、学生心理问题种类增多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低碳教育”即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有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教育,将此概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环保的、自我促进、自我减压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和修复,即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
一、低碳型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其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中碳排量的增多而造成大气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突出表现就是全球变暖。为减轻大气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个专业术语: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由此也衍生出了“低碳”一词,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
基于“低碳经济”提出的“低碳教育”理念至今没有明显的界定。本文中提出的低碳型教育,主要是将“低碳”这一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中,强调的是通过针对大学教育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教育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此将低碳教育定义为:在当前大学校园环境下,倡导和谐的学习及生活气氛,引导大学生建立平衡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频率,使学生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发展。
二、低碳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1.低碳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新的活力。现今社会正在向发展型社会转型,强调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低碳教育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新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低碳教育是基于目前的环保和生态意识而提出的,强调利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心理、生理、环境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质,以达到一个自我成长的理想效果,以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并对大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低碳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低碳教育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而提出的,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样是要处理好大学生和大学校园的关系,从低碳教育中吸取人和环境平衡发展的经验,应用于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环境中,可以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实现大学生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
3.低碳教育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将低碳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之中,低碳教育的环保的教育方式,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一的面对面教育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健康教育的方式,因此,低碳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低碳意识并不仅仅是强调环保的意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低碳处理,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就可以将一件坏事变成一件好事。面对大学校园的开放自由环境,必然存在着很多诱惑,诸如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稍不小心就沦入物质至上或是过分自我的主观世界。通过培养低碳意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减少欲望,能够以自律的心客观的对待诱惑,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磨练坚强的内心,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不会流于庸俗和碌碌无为中而 《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