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班级教育案例
愉快混龄精彩无限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 伍婧婧
“年龄不一样大的孩子在一个班,他们会友好相处吗?”“我家可可喜欢模仿,她会学到大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吗?”“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学习,会不会相互干扰?会不会学不到东西?”“老师会不会关注年龄小的孩子多一些?而忽略大年龄的孩子?”幼儿园刚开设混龄班级的时候,家长经常忧心忡忡地说出他们的顾虑,他们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心是很正常的。混龄班级的状态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吧!
情景一:小班的东东把带鱼放到彤彤面前:“姐姐,我不会吃带鱼,给你吃吧!”“不行,东东,带鱼的营养可高啦,多吃会变得聪明哦!我教你吃。”说完,她给东东示范怎么样吃鱼:先把两边的鱼刺取出,再用舌头把小刺舔出来……讲得很仔细,示范得也很认真。
情景二:“妹妹,你在里面走,让我走在外面,我可以保护你。”婷婷拉着依依一起在幼儿园散步。“婷婷姐姐,这是什么树啊?”“这是桂花树,你看看它的花是黄色的,闻一闻,香不香啊?”“婷婷姐姐,你看不到金鱼了吧?你往我这里站,这样就能看到了!”
情景三:“哥哥,你折的钢琴真好看,能帮我折一个吗?”“当然可以了,你要认真看,等长大了你就会折钢琴了。”“好的。等我长大一岁也可以做小哥哥了吧?”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混龄班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它可以说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混龄教育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特别是情感学习有其独特价值。
一、角色转变,促差异互补
年龄不同的幼儿,身心发展有所差异。同龄班中,认知发展稍迟缓的幼儿无法与同伴同步学习,常常会有消极的情绪。但在混龄班中,可与年龄较小的幼儿一起学习,获得再学习的机会,幼儿互相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对年龄小但是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有机会与年龄稍大的幼儿一起学习,能够快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工作、游戏,增强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与异龄同伴交往带来的角色体验、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以前是弟弟妹妹的角色,现在可能就成了哥哥姐姐,这样幼儿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促进他们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这种较为复杂的动态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案例】
“妈妈我爱你”——三八节的混龄活动。老师分别为各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吸管、线、贴画、彩色卡纸等。大班的小朋友在卡纸上剪出爱心的形状,并用水彩笔进行装饰;小班的小朋友撕贴画,在爱心卡上进行装饰,完成后再共同用剪下的彩色吸管穿出美丽的项链。6岁的牛牛在班上做事情有些急躁,没有什么耐心,学习中遇到困难常常会退缩。这次牛牛和4岁的格格结为一组,格格一直专注地看着牛牛剪爱心的形状。非常羡慕。牛牛剪的时候特别认真,也很自信。
“哥哥,我也想用剪刀试一试,好不好啊?”
“可以啊,但是你要按照线来剪,还要注意不要剪到手哦!”
叮嘱完以后,牛牛把剩下的部分让给格格来剪,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很整齐,大致的轮廓已经剪出来了。牛牛自豪地说:“我教会妹妹用剪刀啦!”
格格在穿项链的时候,珠子总是从绳子另一头掉下来,反复穿了三四次,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牛牛帮格格在绳子结尾处打了一个结:“你看,这样就不会掉啦!”格格开心地鼓起掌来。小朋友们互帮互助,友好团结,共同体验给妈妈制作爱心卡的乐趣。
【分析】
在混龄活动中,小的孩子喜欢模仿大的孩子,大的孩子会努力做得更好,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成为“强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混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牛牛这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转换,使得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我的能力,逐渐内化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互帮互学,建合作意识
在幼儿的团体生活中,有许多的教育资源,而同伴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在混龄活动中,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给了幼儿更多了解他人、向同伴学习的机会。幼儿是好模仿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就是伙伴,这是成人代替不了的。不同年龄的伙伴在一起,可使他们每个人在某些时候成为别人的“老师”。教育家艾伦研究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角色的儿童有正面的影响。幼儿喜欢由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同伴指导,学习效果并不比由教师或其他成人直接指导差。混龄模式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氛围,使得幼儿相互为师,善于互相帮助。
【案例】
端午节,大班的哥哥姐姐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观看有关端午节的图片,看奶奶包粽子,学习编鸭蛋网兜,装饰鸭蛋,品尝粽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更全面的了解,体验节日的快乐。在装饰鸭蛋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班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不会画。”老师并没有给他们做出示范,而是请小班的小朋友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画的,他们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可以用什么图案进行装饰等。小班的朋友们开始模仿哥哥姐姐的方法进行装饰,大班的小朋友还主动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小朋友,并不时地提醒他们:“还可以加上彩色的花边”“可以用小圆点装饰”“小心不要画到手上”。
编鸭蛋网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难了。老师就请 《幼儿园混龄班级教育案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292.html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 伍婧婧
“年龄不一样大的孩子在一个班,他们会友好相处吗?”“我家可可喜欢模仿,她会学到大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吗?”“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学习,会不会相互干扰?会不会学不到东西?”“老师会不会关注年龄小的孩子多一些?而忽略大年龄的孩子?”幼儿园刚开设混龄班级的时候,家长经常忧心忡忡地说出他们的顾虑,他们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心是很正常的。混龄班级的状态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看看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吧!
情景一:小班的东东把带鱼放到彤彤面前:“姐姐,我不会吃带鱼,给你吃吧!”“不行,东东,带鱼的营养可高啦,多吃会变得聪明哦!我教你吃。”说完,她给东东示范怎么样吃鱼:先把两边的鱼刺取出,再用舌头把小刺舔出来……讲得很仔细,示范得也很认真。
情景二:“妹妹,你在里面走,让我走在外面,我可以保护你。”婷婷拉着依依一起在幼儿园散步。“婷婷姐姐,这是什么树啊?”“这是桂花树,你看看它的花是黄色的,闻一闻,香不香啊?”“婷婷姐姐,你看不到金鱼了吧?你往我这里站,这样就能看到了!”
情景三:“哥哥,你折的钢琴真好看,能帮我折一个吗?”“当然可以了,你要认真看,等长大了你就会折钢琴了。”“好的。等我长大一岁也可以做小哥哥了吧?”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混龄班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它可以说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混龄教育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特别是情感学习有其独特价值。
一、角色转变,促差异互补
年龄不同的幼儿,身心发展有所差异。同龄班中,认知发展稍迟缓的幼儿无法与同伴同步学习,常常会有消极的情绪。但在混龄班中,可与年龄较小的幼儿一起学习,获得再学习的机会,幼儿互相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对年龄小但是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有机会与年龄稍大的幼儿一起学习,能够快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工作、游戏,增强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与异龄同伴交往带来的角色体验、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以前是弟弟妹妹的角色,现在可能就成了哥哥姐姐,这样幼儿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促进他们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这种较为复杂的动态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案例】
“妈妈我爱你”——三八节的混龄活动。老师分别为各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吸管、线、贴画、彩色卡纸等。大班的小朋友在卡纸上剪出爱心的形状,并用水彩笔进行装饰;小班的小朋友撕贴画,在爱心卡上进行装饰,完成后再共同用剪下的彩色吸管穿出美丽的项链。6岁的牛牛在班上做事情有些急躁,没有什么耐心,学习中遇到困难常常会退缩。这次牛牛和4岁的格格结为一组,格格一直专注地看着牛牛剪爱心的形状。非常羡慕。牛牛剪的时候特别认真,也很自信。
“哥哥,我也想用剪刀试一试,好不好啊?”
“可以啊,但是你要按照线来剪,还要注意不要剪到手哦!”
叮嘱完以后,牛牛把剩下的部分让给格格来剪,虽然有的地方不是很整齐,大致的轮廓已经剪出来了。牛牛自豪地说:“我教会妹妹用剪刀啦!”
格格在穿项链的时候,珠子总是从绳子另一头掉下来,反复穿了三四次,渐渐失去了兴趣。这时,牛牛帮格格在绳子结尾处打了一个结:“你看,这样就不会掉啦!”格格开心地鼓起掌来。小朋友们互帮互助,友好团结,共同体验给妈妈制作爱心卡的乐趣。
【分析】
在混龄活动中,小的孩子喜欢模仿大的孩子,大的孩子会努力做得更好,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成为“强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混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牛牛这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转换,使得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我的能力,逐渐内化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互帮互学,建合作意识
在幼儿的团体生活中,有许多的教育资源,而同伴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在混龄活动中,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正是这种差异,给了幼儿更多了解他人、向同伴学习的机会。幼儿是好模仿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就是伙伴,这是成人代替不了的。不同年龄的伙伴在一起,可使他们每个人在某些时候成为别人的“老师”。教育家艾伦研究发现:同伴教学对扮演教育者角色的儿童有正面的影响。幼儿喜欢由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同伴指导,学习效果并不比由教师或其他成人直接指导差。混龄模式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氛围,使得幼儿相互为师,善于互相帮助。
【案例】
端午节,大班的哥哥姐姐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观看有关端午节的图片,看奶奶包粽子,学习编鸭蛋网兜,装饰鸭蛋,品尝粽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更全面的了解,体验节日的快乐。在装饰鸭蛋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班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不会画。”老师并没有给他们做出示范,而是请小班的小朋友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画的,他们用了哪些漂亮的颜色,可以用什么图案进行装饰等。小班的朋友们开始模仿哥哥姐姐的方法进行装饰,大班的小朋友还主动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小朋友,并不时地提醒他们:“还可以加上彩色的花边”“可以用小圆点装饰”“小心不要画到手上”。
编鸭蛋网兜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难了。老师就请 《幼儿园混龄班级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