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教学论文|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准、实、活
随着新兴学科、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子和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电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在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均有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之处,因此其相应的教学环节也应及时转变才能与之相适应。本文仅就电类专业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准——目标明确 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中学培养的人才始终要以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工人”这个目标为核心,因此制定实施性教学大纲必须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做文章。针对当前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除必要的实验课时外,应合理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内容合为一体,实施理论综合实践,只有通过足够的实践环节锻炼,学生才能认识到“课堂所学”与“现场所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让学生为毕业以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一定的基础。当然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的增强会相应减少理论性教学课时,因此在制订实施性教学大纲时要认真协调好该课程与其它各科之间的衔接,不能存在盲区。此外还应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对实施性教学大纲进行及时修订,适当调整,避免“落伍”现象。
二、实——内容精简 专业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基础性、应用性、先进性与能力的培养,因此选择一本较理想的教材是完成这门课程教学的保证。教材的选用要准确定位,合理取舍。例如基础课程《电子线路》在模拟电路中适当减少分立元件的教学内容,加强集成运放的教学内容。在数字电路中,应强调有关器件的逻辑功能,对内部结构作简单介绍。另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工业生产中已广泛使用,选择《电子线路》教材时应注意这一方面内容的介绍,而不能仍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
目前所用教材对当前的新技术、新学科、新形势反映较少,因此为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从实用性、科学性、易学性出发可自编一些校本教材,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理念,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引入工程观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知”、“应会”知识,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引入到教材中,特别是一些通用和实用性强的应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活——方法灵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3.1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综合解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精选例题、习题,进行精讲多练。将一些以基本概念为主体、深浅适度、覆盖面广、概念明确、实用性强的题目出示,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布置作业时力争做到知识分类、能力分层、训练分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必要的基础知识加以综合性题目,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感到有压力,从而促使他们去消化教材,查找资料,反复推敲。
3.2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学习。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求知的帮助者、促进者,摒弃传统的例题——诱导——展开——论证——应用,可预先给学生出一些思考题,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安排部分内容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协商,进行协作性自学,并及时检测自学效果。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答疑要落到实处,因为只有通过释疑解惑才既能反馈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能为兴趣较广、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渠道,绝不能在考试之前才上班辅导。
在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情形,没有统一的答案。因此如何使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去选择、加工和处理,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培养是目前人才素质提高的一个新的要求。为此可设计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场所,结合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合理组织课外活动、阅读有关专业杂志、安排科普讲座、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运用计算机网络查找相应热点资料等建构一定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积极、主动地深入探讨,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也为学生创新能力、拓展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
3.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板书将占一课时的很大比重,例如《电子整机原理——数字视听设备》等专业课程中有很多电路结构图、原理图,若每图必画,费时费力且不太可能。因此,可采用挂图、幻灯机或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节省课堂板时间,但固定不变、不太直观、不太理想的清晰度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可采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采用Protel、Multisim、TINA等电子线路CAD软件,辅以计算机仿真教学,进行多媒体教学组合设计,使图、文、音、像并茂,让学生多感官配合,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适当增大每节课的容量,延缓一下实践性教学课时的增加与理论教学时数减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