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头儿”蔡林森
至于是不是限制了自由,我有个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脸上有没有笑容,校园里有没有歌声。你刚才也看到了,我们的学生走在队伍里很开心的。
记者: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中,个体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蔡林森:当然,比如饭不够可以添,生病了想吃粥、喝汤给开小灶,早锻炼生病的孩子可以不去。我们既有统一要求,也满足个体的需要,规范中也有特殊,而且还要民主。我们的民主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熄灯,都是由学生讨论决定的;再有,学校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北方的孩子觉得冬天用冷水洗碗太冷又洗不干净,学校就装了个热水箱。规范不等于教条,所有规章制度都必须代表学生利益,一代表他们的长久利益、根本利益,这就是教他们学会做人;二代表眼前利益、实际利益,让学生知道这些规矩是为了他好,而不是让他受罪。我认为这就是人本主义,不要认为人本主义就没有规范。
记者:大家都知道,您是特别能吃苦的,并且以苦为乐,您也这么要求学校的老师吗?他们是否都能接受?
蔡林森:校长能吃苦,老师就会肯吃苦,主流上大家做到了,已经在学校形成了一种风气。年轻老师刚来时可能不习惯,但我们也不让他吃亏,你吃了苦我们给奖金。
记者:您教育年轻老师说,到了洋思就像到了井冈山,心里永远有希望。您说的这个希望是什么呢?
蔡林森:他们到这里,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能力增强了,成为骨干教师,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可以说洋思中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场所,有人说它是好教师的摇篮。
记者:那您不怕老师跳槽?
蔡林森:多数老师还是喜欢这里的。我也尽量给老师实惠,让他们逐步富起来。我对自己要求高,但老师毕竟年轻,家里有小孩,我尽量考虑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都有满足感。这也是群众观点,是学校打品牌不可缺少的。
“我对教育的感情好比宗教信徒”
记者:您的人生哲学是吃苦是福,您怎么理解幸福?
蔡林森:我总觉得吃苦是件高兴的事情,觉得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吃苦常常是为了某种目标,所以吃苦时总是充满了希望,有成就感。本来我两年前就该退休,有民办学校要我去当校长,承诺给我50万年薪,还要给我300万的股份,但是我当场就回绝了。在这里继续干,不会给我增加工资,但我还是愿意,为什么?我说我就像个栽花的,洋思中学是一盆花,我还愿意伺弄这些花,每天早晨端出来晒晒太阳、浇浇水,晚上再端回去,每天这样跑来跑去,我觉得是享受。另外,泰兴的市长、教育局长也希望我继续干几年,政府对我这么信任,这是最大的幸福。物质的东西对我不重要,因为我生活非常简单,跟学生吃一样的饭,一个月的伙食费200多元就够了,又不去洗澡、又不去跳舞,生活开支很少,生活简单化,活得轻松。
记者:可是让生活丰富多彩些不更好吗?
蔡林森:我每天在学校把精力都用光了,没时间去享受那些,我喜欢在“战场”上享受“战斗”的乐趣。我正在干一件谁也不敢干谁也不能干的事,我是吃了豹子胆去干。你知道我这个学校是贷款盖的房子,用学生的捐资助学费还了款,克服了许多困难和矛盾,但因为我没有从中拿一分钱,所以没有哪个人不相信我。但这次我冒的风险更大,我打算在城里建一所分校,已经征了200多亩地。我知道只要犯一点错误就会有人找我的麻烦,我就会前功尽弃,但我认准的事就要干,因为这中间没有一点私利,完全是为了事业,所以我敢干。
记者:您都62岁了,付出这么多心血值得吗?
蔡林森:我这是自我加压,逼着自己攀登新的高峰,而且我相信自己能把这个学校建好。等我真退下来,就交给别的同志继续干,我比较超脱,因为我对教育的感情好像宗教信徒。
如果换个说法,蔡林森的“倔”可以表述为“顶住压力,敢为人先”,而他的成功,或者说洋思中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便来自于他的这种行事风格。
蔡林森乡音浓重,浑身洋溢着乡间泥土的气息,这种气息似乎给声名远扬的洋思经验定下了调子:本土的,创生的。而正是这扎扎实实生长于中国大地上的教改经验,深刻地诠释着富有时代特质的现代教育理念。
蔡林森目光炯炯,一双眼睛似乎能把世事看穿,又似乎童心未泯,对一切都好奇,都想探究……
《“倔老头儿”蔡林森(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410.html
记者: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中,个体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蔡林森:当然,比如饭不够可以添,生病了想吃粥、喝汤给开小灶,早锻炼生病的孩子可以不去。我们既有统一要求,也满足个体的需要,规范中也有特殊,而且还要民主。我们的民主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熄灯,都是由学生讨论决定的;再有,学校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北方的孩子觉得冬天用冷水洗碗太冷又洗不干净,学校就装了个热水箱。规范不等于教条,所有规章制度都必须代表学生利益,一代表他们的长久利益、根本利益,这就是教他们学会做人;二代表眼前利益、实际利益,让学生知道这些规矩是为了他好,而不是让他受罪。我认为这就是人本主义,不要认为人本主义就没有规范。
记者:大家都知道,您是特别能吃苦的,并且以苦为乐,您也这么要求学校的老师吗?他们是否都能接受?
蔡林森:校长能吃苦,老师就会肯吃苦,主流上大家做到了,已经在学校形成了一种风气。年轻老师刚来时可能不习惯,但我们也不让他吃亏,你吃了苦我们给奖金。
记者:您教育年轻老师说,到了洋思就像到了井冈山,心里永远有希望。您说的这个希望是什么呢?
蔡林森:他们到这里,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能力增强了,成为骨干教师,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有好处。可以说洋思中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场所,有人说它是好教师的摇篮。
记者:那您不怕老师跳槽?
蔡林森:多数老师还是喜欢这里的。我也尽量给老师实惠,让他们逐步富起来。我对自己要求高,但老师毕竟年轻,家里有小孩,我尽量考虑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都有满足感。这也是群众观点,是学校打品牌不可缺少的。
“我对教育的感情好比宗教信徒”
记者:您的人生哲学是吃苦是福,您怎么理解幸福?
蔡林森:我总觉得吃苦是件高兴的事情,觉得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吃苦常常是为了某种目标,所以吃苦时总是充满了希望,有成就感。本来我两年前就该退休,有民办学校要我去当校长,承诺给我50万年薪,还要给我300万的股份,但是我当场就回绝了。在这里继续干,不会给我增加工资,但我还是愿意,为什么?我说我就像个栽花的,洋思中学是一盆花,我还愿意伺弄这些花,每天早晨端出来晒晒太阳、浇浇水,晚上再端回去,每天这样跑来跑去,我觉得是享受。另外,泰兴的市长、教育局长也希望我继续干几年,政府对我这么信任,这是最大的幸福。物质的东西对我不重要,因为我生活非常简单,跟学生吃一样的饭,一个月的伙食费200多元就够了,又不去洗澡、又不去跳舞,生活开支很少,生活简单化,活得轻松。
记者:可是让生活丰富多彩些不更好吗?
蔡林森:我每天在学校把精力都用光了,没时间去享受那些,我喜欢在“战场”上享受“战斗”的乐趣。我正在干一件谁也不敢干谁也不能干的事,我是吃了豹子胆去干。你知道我这个学校是贷款盖的房子,用学生的捐资助学费还了款,克服了许多困难和矛盾,但因为我没有从中拿一分钱,所以没有哪个人不相信我。但这次我冒的风险更大,我打算在城里建一所分校,已经征了200多亩地。我知道只要犯一点错误就会有人找我的麻烦,我就会前功尽弃,但我认准的事就要干,因为这中间没有一点私利,完全是为了事业,所以我敢干。
记者:您都62岁了,付出这么多心血值得吗?
蔡林森:我这是自我加压,逼着自己攀登新的高峰,而且我相信自己能把这个学校建好。等我真退下来,就交给别的同志继续干,我比较超脱,因为我对教育的感情好像宗教信徒。
如果换个说法,蔡林森的“倔”可以表述为“顶住压力,敢为人先”,而他的成功,或者说洋思中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便来自于他的这种行事风格。
蔡林森乡音浓重,浑身洋溢着乡间泥土的气息,这种气息似乎给声名远扬的洋思经验定下了调子:本土的,创生的。而正是这扎扎实实生长于中国大地上的教改经验,深刻地诠释着富有时代特质的现代教育理念。
蔡林森目光炯炯,一双眼睛似乎能把世事看穿,又似乎童心未泯,对一切都好奇,都想探究……
《“倔老头儿”蔡林森(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