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丰富的学识;再次,应具有深刻的人生经验;最后,要在师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具有这样的老师,即便是拥有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也很难具有如此“大而全”的高要求。可见,我们的有些人只会在办公室空想,提些空洞的要求,看起来很美却没有好的操作性,不过是让人看看或是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
3.2心理咨询中矫正
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矫正不良习惯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切忌大包大揽。对于已构成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责任只是早期发现,并推介到心理门诊去矫治。可是现在的农村学校,甚至一些大的城区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几个?即便是通过省级自学考试拥有心理健康证书的教师,又岂能把专业培训过也很难一时胜任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做好呢?推介到心理门诊,最大的问题是县级医院很难有好的咨询门诊。
学校心理咨询要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好是有人专职,其他人兼职。同时,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观察与矫正。以上几条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咨询师这些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即便有好的老师,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支持,工作依然很难开展。
3.3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需注意的是,每次活动前要有周密的方案,事后要有总结、有讲评,最好能设立代币制竞赛奖。多数学校会有自己学校的各类招牌活动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部分是为了学校的声誉而方便招生。那么有时就很难考虑到心理层面上的,而没有心理目标的活动对人的成长相对意义小了很多。
3.4各科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教学、教材、学科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通过对心理健康教材的研发与建设,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通过心理课堂的开设,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更加深入,找到一条全员参与心理健康行动研究的广阔的途径。在教学中渗透可以说我们教师有着天然的基础,只要是怀有爱生的情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渗透,效果也许会打折扣。至于教材要说现在在市面上买的到的,适合小学生的那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普遍的可以用在教学上,如果要研发校本教材同样是面临人员,材料等各种条件限制是不可能的。
3.5教师心育中突破
心理健康个性品质——智力、情感、性格三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铸造。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是在农村学校,真的很少有人会关心教师的生存心理状态,不要说各级领导,即便是主管部门也很少过问,等到了有事的时候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亡羊补牢的事也做的不多。何谈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有些东西对我们一线教师真的是画饼充饥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想必就会来的更晚一些了。
3.6家庭教育中延伸
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如不及时矫治,将来就会危害于社会。因此,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在3年多的咨询过程中,很难找到家长因为“细小”的问题而求助心理咨询师的,等找到我们的时候基本上是情况比较严重了,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咨询期。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联系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关键是现在家长认识不到心理问题的危害,作为学校,教师还需要耐心做很多的工作。
3.7校园环境中陶冶
人不仅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态。为此,学校应从“硬件环境”上多加投入,使之更适合人性,更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心理环境的教育要在“软件环境”上狠下功夫,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端正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师生能在赏心悦目、轻松怡人的氛围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现实是对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基础设施都忙不过来,在心理上的关注还有多少,更多的注重在思想上的教育会多点。
3.8社会实践中磨砺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表面,更要深入到实践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员参与和加入共建美好的、宽松的心灵环境。
中小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这个问题。拿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如果说上面的设想可以实现,自然会让很多学生真正在社会的熔炉中成长起来,但现在的环境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里可以放心,面对现实挑战比愿望残酷的多,只要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不可想象的境地,远比交通安全、不学无术更为糟糕。
“教师应该‘一切为了学生´,当不能‘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都让我们考虑了做了,那他们做点什么呢?”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有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效地防止了“师源性”心理障碍。但是一切让我们去做,也就失去“助人自助”的心理学原则。劲风好借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明天任重道远,留给我们无尽的求索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百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王加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463.html
3.2心理咨询中矫正
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矫正不良习惯和轻度的心理障碍,切忌大包大揽。对于已构成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责任只是早期发现,并推介到心理门诊去矫治。可是现在的农村学校,甚至一些大的城区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几个?即便是通过省级自学考试拥有心理健康证书的教师,又岂能把专业培训过也很难一时胜任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做好呢?推介到心理门诊,最大的问题是县级医院很难有好的咨询门诊。
学校心理咨询要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在目前的条件下,最好是有人专职,其他人兼职。同时,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观察与矫正。以上几条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咨询师这些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即便有好的老师,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支持,工作依然很难开展。
3.3心育活动中训练
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应当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需注意的是,每次活动前要有周密的方案,事后要有总结、有讲评,最好能设立代币制竞赛奖。多数学校会有自己学校的各类招牌活动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部分是为了学校的声誉而方便招生。那么有时就很难考虑到心理层面上的,而没有心理目标的活动对人的成长相对意义小了很多。
3.4各科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教学、教材、学科渗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通过对心理健康教材的研发与建设,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通过心理课堂的开设,使得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更加深入,找到一条全员参与心理健康行动研究的广阔的途径。在教学中渗透可以说我们教师有着天然的基础,只要是怀有爱生的情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渗透,效果也许会打折扣。至于教材要说现在在市面上买的到的,适合小学生的那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普遍的可以用在教学上,如果要研发校本教材同样是面临人员,材料等各种条件限制是不可能的。
3.5教师心育中突破
心理健康个性品质——智力、情感、性格三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与铸造。教师的情绪与人格对学生构成直接的影响,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搞好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坚持专家讲座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同行研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是在农村学校,真的很少有人会关心教师的生存心理状态,不要说各级领导,即便是主管部门也很少过问,等到了有事的时候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亡羊补牢的事也做的不多。何谈制度化、系统化、经常化,有些东西对我们一线教师真的是画饼充饥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想必就会来的更晚一些了。
3.6家庭教育中延伸
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如不及时矫治,将来就会危害于社会。因此,各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向家长们传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家长们懂得,孩子出现的新行为中哪些是正常的,应欣然接受的;哪些是异常的,应该怎样去配合学校和心理医生去矫治。在3年多的咨询过程中,很难找到家长因为“细小”的问题而求助心理咨询师的,等找到我们的时候基本上是情况比较严重了,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咨询期。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联系卡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关键是现在家长认识不到心理问题的危害,作为学校,教师还需要耐心做很多的工作。
3.7校园环境中陶冶
人不仅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影响人的心态。为此,学校应从“硬件环境”上多加投入,使之更适合人性,更符合心理学的要求;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心理环境的教育要在“软件环境”上狠下功夫,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端正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师生能在赏心悦目、轻松怡人的氛围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现实是对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基础设施都忙不过来,在心理上的关注还有多少,更多的注重在思想上的教育会多点。
3.8社会实践中磨砺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和谐一体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表面,更要深入到实践中,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员参与和加入共建美好的、宽松的心灵环境。
中小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严重。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这个问题。拿出一部分时间!组织学生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如果说上面的设想可以实现,自然会让很多学生真正在社会的熔炉中成长起来,但现在的环境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里可以放心,面对现实挑战比愿望残酷的多,只要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不可想象的境地,远比交通安全、不学无术更为糟糕。
“教师应该‘一切为了学生´,当不能‘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都让我们考虑了做了,那他们做点什么呢?”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有利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效地防止了“师源性”心理障碍。但是一切让我们去做,也就失去“助人自助”的心理学原则。劲风好借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明天任重道远,留给我们无尽的求索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百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王加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