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法的新思考


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个人发展目标和个人研究目标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比方说我会让学生主动上网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在校园网上把学生感兴趣的图片、falsh动画等共享,并且开展了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习flash动画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门学科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跳板。?

第三,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和网络远程学习。随着“校校通”网络工程的实施,以前“一支粉笔一本书,讲完课堂40分钟”的教学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和卫星远程教学设备开展多媒体实时交互教学模式和网络远程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最新、最快、内容丰富的知识。?

第四,设计以研究学习为主体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这些课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比如说我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写关于“纳米技术”和“机器人”的文章,很多学生主动上网获取资料,进行节选和编排,最后以展板的形势展出,让学生共同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技术,并且请专家给他们作报告。?

(三)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实践?

下面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1.任务驱动法?

目前,信息技术课中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Windows98的基本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把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讲计算机硬件的时候,我专门拆开一台计算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并且让他们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把学生原先认为拆装计算机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现实。在windows98的教学中,我采用实验报告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并以分数作为考核结果,作为平时分数。?

2.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已有之,孔子的“举一反三”便是它的雏形。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个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由教师组织,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需要启发到不需要启发,就能独立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再辅以演示、讨论和学习,会使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文件”只读属性的时候,我首先拿一张学生很熟悉的CD光盘,问学生光盘中的内容能不能修改,学生很快回答不行,但当我问其原因的时候,很多学生哑口无言,于是我告诉他们因为光盘是只读光盘,所以只能读数据,而不能修改,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有些学生还是不太明白;接着,我又问软盘写保护孔关闭的时候,对软盘能进行什么操作,并且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看能不能把软盘上的内容删除、修改、编辑,学生发现这些操作都不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操作和写操作的区别;最后让学生把文件的属性更改为只读,学生也很快发现对文件也不能修改。?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列举一些接近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然后采取逐步启发、步步深入、环环扣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对有差别的问题加以比较的方法。毛主席曾多次提出“有比较才有鉴别”,同样的道理,对于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也要“比较”,不进行比较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本质,从而建立更准确的概念。?

例如:学生经常会把“复制”和“移动”混为一谈,我让学生首先进行复制操作,观察复制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进行移动操作,观察移动的结果。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复制将会导致目标和原来的位置都会有相同的内容,而移动只是交换了位置;最后我让学生找这两种操作的共同点,学生很快发现这两种操作都要执行两步,并且第二步都是“粘贴”命令。?

又如:让学生删除桌面上创建的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大部分学生很快完成了删除操作,并且都放入了“回收站”;然后我让学生把“回收站”里的内容还原,选择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后,按住“shift”键不放进行删除,学生发现要删除的内容被删除了,但是“回收站”里却没有了,通过比较,学生了解到删除可以不用先放入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法的新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46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信息技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