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过程中团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取向
员青年的工作生活特点设置团组织,建立动态组织模式,设立“灵活型”团组织。一是根据青年的岗位性质建立团组织。二是根据青年的兴趣爱好建立团组织。三是根据团员青年的年龄层次建立团组织。四是按照团员青年的籍贯建立团组织。五是根据重点工作项目建立团组织。六是按照居住地点建立团组织。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团建模式,更好地把握工厂工作中心和青年特点,为发挥团组织服务功能,满足工厂和青年的需求,打好组织基础。 3、完善机制,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要适应团员青年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努力创新和完善面向团员青年、具有共青团特点、开放互动的运行机制,改进让青年乐于接受的、富有实效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和改善日常工作制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突出实效的原则,简化日常工作程序,建立动态性的软件台帐,避免走形式、搞应付。二是要健全团内民主制度。在传统的团内民主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公示机制,调动团员青年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团内管理模式。把现代管理知识借鉴到团的管理中来,大力推行项目化运作和目标管理,引用营销管理模式和品牌管理理念,促进团的工作有效发展。四是完善团内激励机制。要大力开展团内个人和集体的竞赛活动,如创建“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争当“优秀团员(干)、”“十佳青年”等五四表彰活动。根据各基层组织的特点完善竞赛办法和充实考评内容,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紧紧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一是改进和丰富服务手段,积极探索途径、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努力实现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二是要寻找新的载体,在工作中和青年中寻找开展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三是要拓展领域,由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转变,努力增大共青团工作的触角和范围。四是在活动组织上,工作时间内要突出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建功成才。工作之余,要从大型集中向小型、多样、业余自愿转变开展活动。 4、加强教育,以人为本,提高队伍素质。 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团员青年的教育和团干部的培训,提高青年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创新团干部的岗位设置,合理配备团干部。根据兼职团干多的特点,努力争取党政的支持,积极采取激励措施,为团干部岗位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兼职团干虽然从事团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相对专职团干减少,但是并不代表兼职团干工作干不好。如果掌握兼职团干部的特点,找准加强这支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同样能发挥出与专职团干一样的作用。兼职团干既具有本职岗位的工作能力,也在团干岗位接受锻炼,今后转岗顺利,也是团的组织建设的一大优势。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团干部的培训。根据团干部的素质结构和工作要求,采取自学、交流、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长期抓好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团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力度,增强团员意识和先进性。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改进思想教育方式,保证教育效果。丰富团日活动内容和规范团的活动仪式,吸引团员积极参与。根据团员岗位流动频繁的实际,建立团员交叉管理制度。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推行“推优”公示制,进一步做好“双推”工作。三是要掌握团员队伍的特点,开发人力资源。主辅分离后,团员队伍中一线员工、退伍分配和院校毕业进厂员工比例大,要掌握这些团员的特点,分类抓好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优长和潜力,努力建立一支有特色的团队。院校毕业生,他们都是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都接受过正规院校的系统教育,综合素质较高。退伍军人经过部队的严格磨练,到了工业战线,他们身上的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敢打敢拼的军人风采,没有褪色。他们身上的军营文化气息,没有消失。团员队伍中这两类人员,是十分有价值的人力资源,这对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和带动青年成长成才,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50.26%的团员在一线岗位,为紧贴一线生产开展好团的工作,发挥团员生力军作用,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5、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优化工作环境。 善于做青年工作是共青团的一大优势。要利用这一优势,延伸共青团的工作手臂,不断扩大和增强服务团员青年和服务工厂建设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一是加强共青团的阵地建设。要争取党委、厂部和工会的支持,利用和依托工厂现有阵地和社区资源,充分发挥俱乐部、图书馆、体育场和宣传媒体等教育青年、服务青年和活跃青年的作用。二是加强协作。要与工厂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青年工作,哪里有青年,共青团开展工作就涉及到哪里。注重抓好青年学技练功、创新创效活动。同时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协作,争取优势互补。通过各方面的合作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服务企业能力。
《企业改制过程中团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取向(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