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  贺诚/浙江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内容]

 

             一、“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基本意义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步划分为数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探索并有所发现。纵向:按课堂时间顺序,把教学的整个过程划分为相对独立而又前后联系的几个阶段;横向:从参与课堂学习的各种因素考虑,采用各种组合方式,使教学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有机构成,从而发挥最佳的系统功能,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引导——发现”的教学策略研究,既吸收“发现是指用自己的头脑来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尽量扩展学生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去探究获取并掌握知识的能力”的思想,又注重教师在学生进行发现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突出它对发现的目标导向、层次编排、途径选择和价值评判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控制和调节。

    学习作为个体经验获得发展的过程,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个体经验”是指学习者本身的学习行为,教师是不能替而代之的,只能引导学生学习;其二,“发展的过程”表明,学习有着“不知到知”或“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发展轨迹,所以学生应自己去探究、获取、运用知识,在探究、获取、运用中发展智能,陶冶思想情操,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引导——发现”的策略,正是凭借动机重要组成部分中的认知内驱力,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中了解和理解的需要,因为这种需求,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如探究、领悟以及应付环境等有关的心理过程派生而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成功,既得到学习的愉悦,又加强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习行为与学习动机相互促进。

    从上述对“引导——发

现”教学策略的本质阐述和对教学与发展、教师与学生、动机与学习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概括:

    一个特征: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引导着学生逐步探究——领悟——发现的学习过程。

    四项原则:教学目标指向性原则、教学过程动态性原则、课堂结构层次性原则、学习行为探究性原则。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它的形态特征,如何把这些原则贯穿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并且转化为定向的、连续的、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的质量呢?

    “引导——发现”教学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教师对学生发现学习的引导作用。这里的“引导”,既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指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途径和方法。它分别从“目标引导、活动诱导、评价指导”等方面对学生的发现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有利于产生发现的正效应,减少或避免发现的负效应。

    譬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然后抓住“一动不动”这个关键的词语,组织学生深入阅读,进一步展开发现活动,教师从旁点拨疏导,让学生从烈火烧身时,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地趴着不动的行动和潜伏必须“纹丝不动”的要求的联系中,感受到英雄献身的壮烈!接着教师概括小结,对学生的发现过程进行行为或方法的评价指导。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发现行为。学生的发现学习,则分别以“问题定向,发现展开,价值评定”这三种基本活动方式出现。它与教师的“引导”相对应,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序列上表现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必须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材料——整理归类——结论验证”的发现过程。

    再如围绕“一动不动”,深入认识邱少云的英雄形象时,教师诱导提出:从“一动不动”中要体会到邱少云“严守纪律”,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指向,是驱动学生的发现欲,通过假设性的思维加工,来认识和理解深层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即英雄外在行为与内心思想的联系。这时,学生便纷纷提出自己的假设,经过讨论确认为要弄清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邱少云一动不动和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这两个问题。这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反映,他们已感受到这两个假设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的意义,从而为深入展开发现,在阅读实践中探究问题的答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态势。再由疏导揭示从哪些段落阅读去寻求它的答案之后,学生细心读思,在相互的议论、比较中,逐渐形成共同的见解:在“一团烈火将他整个儿包住”,“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的情况下,邱少云“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该是何等的坚强,何等的伟大!验证结论,作出评定,这“一动不动”,显然是英雄严守纪律而甘于自我牺牲的感人写照。

   

第三层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发展趋向。学生在发现学习中,表现出对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发展趋向,而这个趋向则是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筛选的结果。把握第三层次,就是为了强化这种趋向。

    又如:英雄的壮烈行为,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难怪邱少云的战友“我”不忍心去看这令人心碎的一幕,因而不忍心去浅吟这一段语言文字,以至在发现材料的交流评价时,学生的语调也显得悲痛低沉。教师应当及时抓住这些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予以调控处理,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想像邱少云当时的神态表情,引导学生深入到英雄的内心世界,指出:邱少云为什么要一动不动?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并要求结合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有根有据地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学生又继续深入阅读实践,去发现去领悟英雄“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才这样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而“一动不动”的崇高心境!

    因此,这里所言的动态发展倾向,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现不能是一个封闭的区间,而应该不失时机地作出课堂的反馈调控,在引导学生的发现过程中,或矫正或深化学生的发现趋向,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使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得到同步推进,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引导——发现”教学的一般结构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强调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学习过程,即: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经过假设、归类,确认定向目标,进行深入的发现活动;然后在交流发现材料时,作出演绎或归纳的思维加工;最后以目标为准则,对发现的结果作出评判。

&nbs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49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