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等,通过这些亲切、自然的语言和接触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以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时对老师产生依托,从而消除他的不良情绪,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2.1.2活动——引导幼儿发现、感知和解决问题。
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其次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能更系统的获得健康心理的途径。可以通过课程、视频、书籍等一系列途径,帮助幼儿获取合理和不合理的信息,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如我园会在每周三上午观看教育短片,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同时我们还把一些健康的行为习惯编成儿歌、歌曲等,我们就利用儿歌来教会幼儿不和别人打闹要友好相处,这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而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
2.1.3家园联系——引导家长重视、思考。
孩子的行为是复杂的,因此对孩子的行为矫正也并不简单,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所谓“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家园的协助和支持。我园利用《家长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情况以及孩子自身心理健康的实施情况;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校信通》等沟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班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同时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为孩子的父母提供教育和咨询,让他们懂得这种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矫治这种孩子等,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某行为问题的最新资料和书籍,帮助孩子们的父母答疑等,而家园的共同协作配合,也会从根本上促使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2.1增进合理行为。包括遇到挫折不哭闹、不迁怒于人、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如:我们班的陈文熙、白一淳小朋友平时上课很少举手发言,突然举手发言,老师马上就给予了表扬和肯定,这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展示的欲望,而之后课堂上也就经常看见他们高举的小手了。放大优点会使得孩子自信息倍增,也会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有所帮助。
2.2.2消除不合理行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方面要增进幼儿的积极、合理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消除幼儿的不合理行为。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害怕上幼儿园、遇到挫折哭闹、发脾气、打人、抢玩具等,令家长和老师很不愉快。面对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老师和家长也会采取一些方式,从而慢慢消除幼儿的不合理行为,使之健康发展。如白一亭小朋友早上能主动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开心进班、张佳余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能动脑筋来想办法解决等,我们会马上当着其他幼儿的面进行语言表扬和物资表扬,给其他幼儿做个榜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帮助他们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
2.2.3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
①优化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加强心理指点。
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为幼儿营造一个美丽的舒适的生活家园,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中的认知、情意和行动技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开展《今天你过得好吗?》、《我最棒》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都能自由、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教会他们自我调整的方法,培养乐观的心态。
②创设轻松、自由的家庭气氛。
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成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能促进幼儿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由于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着想,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气氛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
2.3循序渐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及早发现异常发展的孩子及问题行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矫治,如抗挫折教育、自信心培养等。针对幼儿带有的心理问题,根据幼儿实际及幼儿迫切需要解决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和增强幼健康的心理品质, 循序渐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总之,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这方面,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寻找合适的途径,让幼儿在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4年4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2010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507.html
2.1.2活动——引导幼儿发现、感知和解决问题。
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其次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能更系统的获得健康心理的途径。可以通过课程、视频、书籍等一系列途径,帮助幼儿获取合理和不合理的信息,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如我园会在每周三上午观看教育短片,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同时我们还把一些健康的行为习惯编成儿歌、歌曲等,我们就利用儿歌来教会幼儿不和别人打闹要友好相处,这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而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
2.1.3家园联系——引导家长重视、思考。
孩子的行为是复杂的,因此对孩子的行为矫正也并不简单,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所谓“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家园的协助和支持。我园利用《家长调查表》,了解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情况以及孩子自身心理健康的实施情况;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校信通》等沟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班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同时在《家长座谈会》上教师为孩子的父母提供教育和咨询,让他们懂得这种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矫治这种孩子等,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某行为问题的最新资料和书籍,帮助孩子们的父母答疑等,而家园的共同协作配合,也会从根本上促使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和统一。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2.1增进合理行为。包括遇到挫折不哭闹、不迁怒于人、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等,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如:我们班的陈文熙、白一淳小朋友平时上课很少举手发言,突然举手发言,老师马上就给予了表扬和肯定,这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展示的欲望,而之后课堂上也就经常看见他们高举的小手了。放大优点会使得孩子自信息倍增,也会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有所帮助。
2.2.2消除不合理行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方面要增进幼儿的积极、合理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消除幼儿的不合理行为。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害怕上幼儿园、遇到挫折哭闹、发脾气、打人、抢玩具等,令家长和老师很不愉快。面对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老师和家长也会采取一些方式,从而慢慢消除幼儿的不合理行为,使之健康发展。如白一亭小朋友早上能主动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开心进班、张佳余小朋友在遇到困难时能动脑筋来想办法解决等,我们会马上当着其他幼儿的面进行语言表扬和物资表扬,给其他幼儿做个榜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帮助他们更好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
2.2.3尊重幼儿的个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
①优化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加强心理指点。
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为幼儿营造一个美丽的舒适的生活家园,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中的认知、情意和行动技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开展《今天你过得好吗?》、《我最棒》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都能自由、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教会他们自我调整的方法,培养乐观的心态。
②创设轻松、自由的家庭气氛。
家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成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能促进幼儿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闹闹的家庭气氛由于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致使他们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着想,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他们在有爱的家庭气氛影响下身心健康发展。
2.3循序渐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及早发现异常发展的孩子及问题行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矫治,如抗挫折教育、自信心培养等。针对幼儿带有的心理问题,根据幼儿实际及幼儿迫切需要解决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和增强幼健康的心理品质, 循序渐进,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总之,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这方面,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寻找合适的途径,让幼儿在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4年4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2010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及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