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 正文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资金是建设校园网时无法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扩大资金来源,如何提高投资效益便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此次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及应用调查表明,自力更生、自筹资金仍然是目前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的主要方式,而投资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数字】

  34%的学校校园网建设资金投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

  调查显示,校园网建设资金投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学校比例最高,有942人在回答“你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投入”这一问题时作出这样的选择,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34%;有381人回答“小于10万元”,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3.7%;有496人表示“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7.9%;有443人回答“在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6%;有510所学校的校园网资金投入在150万元以上,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8.4%。

  51.4%的学校建设校园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自筹

  在回答“你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资金主要来源”这一问题时,有1424人回答是学校自筹资金,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51.4%,超过半数;此外,有382人回答来自于“上级部门拨款”,占13.8%;有127人回答来自于“社会捐助”,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6%;有153人回答来自于“企业垫资”,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5.5%;而回答“以上两种或多种方式结合”的有686人,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4.7%。

  校园网建设软硬件投入比例失衡问题普遍

  国外一般的经验表明,在校园网建设中,硬件、资源、人员资金投入比应为4∶3∶3。在此次调查中,回答“你的学校花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占整个校园网建设资金的比例”这一问题时,选择“20%以下”的有1271人,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5.8%,接近半数;有737人选择“20-40%”,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6.6%;有712人选择“40%以上”,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5.7%。调查数据反映出,已建校园网的学校大多钟情硬件配备,忽视了对资源尤其是对人员培训的投入。

【分析】

  推进校园网建设必须解决投入问题

  此次调查表明,有52.3%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投入超过了50万元,对于中小学来说,这笔费用可谓是巨额支出。另外一个数字佐证了这一点:在回答学校还未建校园网的1780份答卷中,有1449人回答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才没有建校园网,占未建校园网学校总数的81.4%。由此看出,资金仍旧是校园网建设的一大瓶颈。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建校园网的中小学大约有3万所左右,而调查显示,这些已建校园网的学校80%以上集中在大中城市或县城,未建校园网的学校60%以上是基础薄弱学校。两组数据告诉我们,要想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须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亟待改变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自筹和上级拨款,只有10.1%的学校采用其他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这表明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融资渠道: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校园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适当收取校园网建设专项资金,以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费用纳入“一费制”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此外,有些地区实行电教教材代收费政策,缓解了“有车无货”的矛盾,转变了重硬轻软的局面。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源、软件建设投入的问题。

  其实,解决校园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企业垫资,调查中也有5.5%的学校采用这种方式。但目前这种方式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一,企业建设校园网的效益与学校应用效果的差异。校园网建设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而企业垫资难以保障资金及时持续地供给,在学校其他筹资渠道不畅时,校园网建设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其二,企业垫资将占用企业的经营资金,增加企业资金的回收成本,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融资者,企业作为融资的润滑剂,在一定政策支持下,帮助学校获得校园网建设资金。这样,既拓展了企业自己的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孙波博士认为,校园网建设资金筹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二是采取融资的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投入的延续性,目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把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市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合理的教育信息化产业链。

  资金利用有待科学化

  调查数据显示,资源建设投入占校园网总投入比例在“20%以下”的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5.8%,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无驾驶员”现象的根源。校园网的硬件、资源、人员培训投入比例目前已有一个共识:国外通常是4∶3∶3,国内有专家推荐为5∶3∶2,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

  建设校园网也不能求大求全,一步到位的校园网是不存在的,应本着“实用、好用、够用”的原则进行设备配备,不要盲目提高配置标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讲求效益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原则。

  校园网建设后的持续投入不足,将会使校园网的应用成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建设校园网时就应考虑后期的运行费用,包括设备的维护更新、资源的建设、教师的培训、网络维护管理、带宽的占用等费用。

【声音】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全面普及的高速发展期。建立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拉动需求、增加投入则是发展的关键,政府必须在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参与机制必须是以公开、公平、择优为原则建立,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特别是带有权力背景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鼓励、委托权威性中介机构进行技术鉴别和公共信息服务等措施,形成全社会推进信息化的观念和机制环境。这将有利于在资金十分短缺的条件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实事求是地测算教育信息化可能带来的教育总投入和生均成本的变化,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承担的责任不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成员分摊,以及银行、企业分担的办法,可能是保证我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事实表明,在我国已有10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政府财政审批程序,建立了对部分学校收取上机费等政策,有效地缓解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技术装备处处长蔡耘透露,国家将为农村中小学免费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将投入10个亿,地方配套10个亿,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举将在一定程度解决中西部地区的校园网建设和应用资金难题。

  其实,要解决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资金紧张问题,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认为,没有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大多受阻于资金问题。因此,企业应为中小学提供更多价格低、性能稳定的产品。只有降低市场价格,节约用户的采购资金,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中桥教育副总经理周建斌举例说,比如在校园网应用方面,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需求包括很多功能模块:信息发布、教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在线备课、在线练习、在线考试等。如果这些都是独立的系统,不但安装、维护和使用比较麻烦,而且购买成本比较高,如果企业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学校购买的支出,无疑也能缓解学校资金紧张的压力。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企业应该最大幅度让利于学校。(范丽艳 钟伟 王煜蓉)

【链接】

  “三个一点”筹集建设资金

  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难题,山东省济宁市采取“政府拿出一点,主管部门投入一点,建设部门自筹一点”的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建设经费。有的利用集资,搞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有的通过企业赞助、社会捐赠来募集资金;有的通过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的途径筹集资金;有的走银行贷款、企业垫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据统计,2003年,济宁市通过各种途径投入教育网建设资金近8000万元。今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又出台了收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费政策,进一步缓解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困难的状况。(寻素华 胡连德)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52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信息技术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