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
(4)实验方法:访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5)实验时间:2009 年9 月~2013年1 月。
(6)实验地点:参与教育实验的34所幼儿园360 个教学实验班所在地。
(7)评价工具:《武汉市幼儿园2~6 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解决幼儿游戏材料设计、提供和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经过近5 年的研究,我们逐步推出了适宜于3~6 岁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分五大领域、三个年龄阶段,按上、下册成系统设计“操作体验系列”。每个年龄阶段系列主要由《操作体验手册》(含“操作展示小看台”)、操作体验材料、《活动指导手册》、教学挂图、教学案例DVD 等组成。通过几年的实验,我们对研究结果作了分析和归纳。
1. 践行“从做中学”、感官教育等基础理论,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研究建立在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在借鉴、融合与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和拓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武汉市幼儿园2~6 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参与实验的幼儿进行了实验前、实验后素质发展水平评估,每一学期对每一位幼儿都进行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估,每一所实验园均有评估结果,并形成了分析报告。现选取2012 年6 月对4.5~5 岁4500 名幼儿实施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健康领域完全达标144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32%;基本达标297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66%;部分达标9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
语言领域完全达标108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4%;基本达标333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4%;部分达标9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
社会领域完全达标108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4%;基本达标319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1%;部分达标2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
科学领域完全达标115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5%;基本达标29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65%;部分达标45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10%。
艺术领域完全达标166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37%;基本达标2治理发愣功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8%;部分达标2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
研究数据表明:幼儿素质发展水平完全达标和基本达标幼儿占总实验人数的95%;部分达标幼儿占总实验人数的5%。各实验单位与前期未参加实验的相比,完全达标率、基本达标率之上的幼儿增长了6%。数据还表明“操作体验系列”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组织材料,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感官发展的敏感期,提供了彩纱、布艺、木棍、石膏等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调动幼儿视觉、嗅觉、触摸觉、听觉等感官获取直接经验,使幼儿在感知、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关键经验,发展核心能力。
2. 彰显“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管理领域中愈来愈被认可,已逐渐成为主流。本研究切实贯彻落实了《规划纲要》《意见》《纲要》和《指南》等精神,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材料设计理念,树立“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观念。这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定位,一个符合幼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在实际实施时,由于幼儿手部肌肉精细动作尚未发育健全,操作时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本套“操作体验系列”是在为幼儿操作提供有意义的有益于大脑锻炼的“支架”。如同在建筑大厦时,建筑工人需要脚手架作为工作平台来逐层搭建房屋一样,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同样需要父母、教师、同伴及其他人的帮助,依靠一定的平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大厦。因此,这里的“支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支持孩子努力的系统,且能够非常敏感地顾及并满足孩子的需要。
实验数据显示:3 ~4 岁的幼儿80%以上在自己或成人的帮助支持下,能够完成操作活动;4~5 岁、5~6 岁的幼儿95%以上能够自己完成操作活动。所有参与实验的幼儿90%以上的幼儿变得更自信了,幼儿在口头语言表达和应用,在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动手实践、交往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幼儿作品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比例达82%以上。由此可见,本套“操作体验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平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愉悦情绪,从而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促进了幼儿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
(1)整体设计科学合理。本研究符合幼儿年龄、心理、性别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力求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支持性的游戏材料”的教育理念,操作简便,难易度适中。操作活动设计呈现二大特色:一是低结构,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得到了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尊重,每一位幼儿都得到了适宜的发展。二是重体验,强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幼儿自主、自由、自在的享受游戏活动过程,整体结构设置科学合理。
(2)教育内容注重整合。本套“操作体验系列”重视了三方面的教育整合。一是教育目标的整合。活动目标设计关注幼儿知、情、意、行的发展和变化;二是教育资源的整合。每一个活动内容既可独立开展,又可将几个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组合成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三是教育方式的整合。本套“操作体验系列”通过幼儿讲述、表演、制作、实验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使得幼儿沉浸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方式多元化的整合是本套活动包的显著特点,它更能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也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呈现形式活泼有趣。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前提,因此,本套“操作体验系列”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设计力求生动活泼、新颖有趣。活动在丰富多样的探索环境下,以小游戏、小故事、小实验及情境表演等趣味游戏活动内容为媒介,着力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幼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4)教育方法开放灵活。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之中,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培养人的开放性生存智慧作为重要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套“操作体验系列”不管是在活动内容的遴选,还是在活动形式的把握,亦或是活动环境的创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幼儿更多的开放性选择的空间,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促进幼儿从模仿走向创新。
3. 搭建“让幼儿学习看得见”的操作展示平台,满足家长对孩子发展期待的心理需要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在每个年龄段每学期均提供了“操作展示小看台”供家长参观,在《活动指导手册》中的“家园共育”部分则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和教育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实验单位发放的《家长问卷》结果表明,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非常满意率达到90%以上。这充分说明家长对幼儿园各方面工作是满意的,而且比参与实验前幼儿园家长认可度大大提升。实验教师反映,原来家长总是抱怨幼儿园什么东西都不教,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学到知识。现在家长的担忧没有了,因为每学期一开学,我们就请幼儿把“操作展示小看台”带回家,在家里布置一个展示区,然后让幼儿把在园完成的手指木偶、背景舞台、数字卡片、小图书、表演道具等作品带回家,摆放或粘贴在“操作展示小看台”上,并要求幼儿利用自己的作品与家长开展游戏讲述、故事表演、做小实验等活动。一学期下来,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学习与进步,并逐步转变了教育观念,开始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家园共育的良性互动。
4. 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游戏材料,满足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需要
(1)解读理念,充分挖掘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本套“操作体验系列”彰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每一个教育内容有哪些教育功能?通过游戏活动的实施,期望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与经验、能力等方面获得怎样的发展目标?对幼儿可持续发展具有哪些作用?教师在使用时有了自己的感悟、思考和挖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游戏材料内在和外在的教育价值。
(2)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游戏材料。本套“操作体验系列”在《活动指导手册》部分已将每一种游戏材料的适用范围及相关建议告诉广大教师,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其更好地开展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一劳永逸了,仍然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调整或生成新的活动,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3)灵活运用,创设与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是《纲要 《“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597.html
(5)实验时间:2009 年9 月~2013年1 月。
(6)实验地点:参与教育实验的34所幼儿园360 个教学实验班所在地。
(7)评价工具:《武汉市幼儿园2~6 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解决幼儿游戏材料设计、提供和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经过近5 年的研究,我们逐步推出了适宜于3~6 岁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分五大领域、三个年龄阶段,按上、下册成系统设计“操作体验系列”。每个年龄阶段系列主要由《操作体验手册》(含“操作展示小看台”)、操作体验材料、《活动指导手册》、教学挂图、教学案例DVD 等组成。通过几年的实验,我们对研究结果作了分析和归纳。
1. 践行“从做中学”、感官教育等基础理论,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研究建立在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在借鉴、融合与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和拓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武汉市幼儿园2~6 岁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参与实验的幼儿进行了实验前、实验后素质发展水平评估,每一学期对每一位幼儿都进行了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估,每一所实验园均有评估结果,并形成了分析报告。现选取2012 年6 月对4.5~5 岁4500 名幼儿实施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健康领域完全达标144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32%;基本达标297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66%;部分达标9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
语言领域完全达标108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4%;基本达标333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4%;部分达标9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
社会领域完全达标108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4%;基本达标319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71%;部分达标2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
科学领域完全达标115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25%;基本达标29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65%;部分达标450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10%。
艺术领域完全达标166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37%;基本达标2治理发愣功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8%;部分达标225 人,占总实验人数的5%。
研究数据表明:幼儿素质发展水平完全达标和基本达标幼儿占总实验人数的95%;部分达标幼儿占总实验人数的5%。各实验单位与前期未参加实验的相比,完全达标率、基本达标率之上的幼儿增长了6%。数据还表明“操作体验系列”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组织材料,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感官发展的敏感期,提供了彩纱、布艺、木棍、石膏等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调动幼儿视觉、嗅觉、触摸觉、听觉等感官获取直接经验,使幼儿在感知、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关键经验,发展核心能力。
2. 彰显“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管理领域中愈来愈被认可,已逐渐成为主流。本研究切实贯彻落实了《规划纲要》《意见》《纲要》和《指南》等精神,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材料设计理念,树立“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观念。这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定位,一个符合幼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在实际实施时,由于幼儿手部肌肉精细动作尚未发育健全,操作时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本套“操作体验系列”是在为幼儿操作提供有意义的有益于大脑锻炼的“支架”。如同在建筑大厦时,建筑工人需要脚手架作为工作平台来逐层搭建房屋一样,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同样需要父母、教师、同伴及其他人的帮助,依靠一定的平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大厦。因此,这里的“支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支持孩子努力的系统,且能够非常敏感地顾及并满足孩子的需要。
实验数据显示:3 ~4 岁的幼儿80%以上在自己或成人的帮助支持下,能够完成操作活动;4~5 岁、5~6 岁的幼儿95%以上能够自己完成操作活动。所有参与实验的幼儿90%以上的幼儿变得更自信了,幼儿在口头语言表达和应用,在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动手实践、交往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幼儿作品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比例达82%以上。由此可见,本套“操作体验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平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愉悦情绪,从而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促进了幼儿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
(1)整体设计科学合理。本研究符合幼儿年龄、心理、性别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力求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支持性的游戏材料”的教育理念,操作简便,难易度适中。操作活动设计呈现二大特色:一是低结构,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得到了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尊重,每一位幼儿都得到了适宜的发展。二是重体验,强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幼儿自主、自由、自在的享受游戏活动过程,整体结构设置科学合理。
(2)教育内容注重整合。本套“操作体验系列”重视了三方面的教育整合。一是教育目标的整合。活动目标设计关注幼儿知、情、意、行的发展和变化;二是教育资源的整合。每一个活动内容既可独立开展,又可将几个活动结合起来共同组合成一个系列的主题活动;三是教育方式的整合。本套“操作体验系列”通过幼儿讲述、表演、制作、实验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使得幼儿沉浸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方式多元化的整合是本套活动包的显著特点,它更能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也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呈现形式活泼有趣。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前提,因此,本套“操作体验系列”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设计力求生动活泼、新颖有趣。活动在丰富多样的探索环境下,以小游戏、小故事、小实验及情境表演等趣味游戏活动内容为媒介,着力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幼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4)教育方法开放灵活。我们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之中,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将培养人的开放性生存智慧作为重要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套“操作体验系列”不管是在活动内容的遴选,还是在活动形式的把握,亦或是活动环境的创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幼儿更多的开放性选择的空间,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幼儿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促进幼儿从模仿走向创新。
3. 搭建“让幼儿学习看得见”的操作展示平台,满足家长对孩子发展期待的心理需要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都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在每个年龄段每学期均提供了“操作展示小看台”供家长参观,在《活动指导手册》中的“家园共育”部分则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和教育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实验单位发放的《家长问卷》结果表明,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非常满意率达到90%以上。这充分说明家长对幼儿园各方面工作是满意的,而且比参与实验前幼儿园家长认可度大大提升。实验教师反映,原来家长总是抱怨幼儿园什么东西都不教,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学到知识。现在家长的担忧没有了,因为每学期一开学,我们就请幼儿把“操作展示小看台”带回家,在家里布置一个展示区,然后让幼儿把在园完成的手指木偶、背景舞台、数字卡片、小图书、表演道具等作品带回家,摆放或粘贴在“操作展示小看台”上,并要求幼儿利用自己的作品与家长开展游戏讲述、故事表演、做小实验等活动。一学期下来,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学习与进步,并逐步转变了教育观念,开始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家园共育的良性互动。
4. 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游戏材料,满足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需要
(1)解读理念,充分挖掘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本套“操作体验系列”彰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的特点。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每一个教育内容有哪些教育功能?通过游戏活动的实施,期望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与经验、能力等方面获得怎样的发展目标?对幼儿可持续发展具有哪些作用?教师在使用时有了自己的感悟、思考和挖掘,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游戏材料内在和外在的教育价值。
(2)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游戏材料。本套“操作体验系列”在《活动指导手册》部分已将每一种游戏材料的适用范围及相关建议告诉广大教师,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其更好地开展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一劳永逸了,仍然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调整或生成新的活动,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3)灵活运用,创设与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是《纲要 《“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