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中心幼儿园 胡晋荣
【摘 要】在人们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职业特点、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因此,作为幼儿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她们的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不断改善她们的内心状态,找到维护她们的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师管理 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对幼儿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幼儿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前提,他们作为幼儿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能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外,关键在于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健康。如果担当此重任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因此,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成功的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幼儿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 ①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搞好幼儿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尤其在当今,在提倡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复合型的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等。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就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感觉到自身发展的压力。 ②工作量大、工作烦琐。 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需要处理的事情从照顾好幼儿生活起居,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再到培养他们的个性,工作量大,琐碎繁杂。根据国家现行的规定,幼儿教师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是由于幼儿学校为了满足孩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2.学校的原因。 ①教师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进行自我发展。除了基本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手段等。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以及精力等方面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引入到了幼儿学校,这必定要求教师能适应新的形式,能够跟上课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只有少数教师有进修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②幼儿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低。 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同事、教师和领导之间几个不同的层面,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每一个层面的关系都会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满意度低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有13. 8%的幼儿教师不喜欢幼教工作是因为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不如意,而喜欢幼教工作的教师中有64.7%则因为喜欢单位里那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3.社会的原因。①家长的期望过高。 现代幼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苗”、家长的宝贝,因此家长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学校当作是孩子的临时寄养所,而是赋予学校重任,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在幼儿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也对幼儿学校在教育环境、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②社会的支持度不够。 虽然社会上对教师有很高的赞誉,但有一些人对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师却怀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觉得幼儿学校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很好的被肯定和尊重。社会和家长们的对教师的不肯定和尊重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教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三、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采取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儿童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断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种种原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身体、业务、心理等方面。管理者对教师进行管理以保证教师的高素质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规定教师的招聘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保证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二是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应付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新时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学校管理者应定期请来幼儿教育专家,以专题的形式给幼儿学校的教师传达新的教育理念,保证幼儿教师能根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2.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社会上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不尊重的现象,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好宣传和沟通的工作。一方面,向上级行政部门反映,通过法制与宣传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幼教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管理者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幼儿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使其付出与回报基本持衡。
3.开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咨询。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纳人到学校管理的内容中来,对教师开展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等增加教师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具有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如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还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缓解压力。
4.提供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提高他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一是校领导应在科学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评价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让他们与领导拥有同样的话语权。二是建立和谐的群体协作关系,妥善解决教师间的矛盾冲突,尽量多组织集体活动,使教师有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三是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使教师的情绪得到合理的调节,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和积怨,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会减小,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减少。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621.html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袁集中心幼儿园 胡晋荣
【摘 要】在人们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时,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职业特点、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因此,作为幼儿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她们的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不断改善她们的内心状态,找到维护她们的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师管理 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对幼儿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幼儿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前提,他们作为幼儿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能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外,关键在于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健康。如果担当此重任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因此,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成功的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幼儿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 ①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搞好幼儿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尤其在当今,在提倡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复合型的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等。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就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感觉到自身发展的压力。 ②工作量大、工作烦琐。 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需要处理的事情从照顾好幼儿生活起居,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再到培养他们的个性,工作量大,琐碎繁杂。根据国家现行的规定,幼儿教师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是由于幼儿学校为了满足孩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2.学校的原因。 ①教师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进行自我发展。除了基本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手段等。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以及精力等方面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引入到了幼儿学校,这必定要求教师能适应新的形式,能够跟上课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只有少数教师有进修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②幼儿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低。 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同事、教师和领导之间几个不同的层面,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每一个层面的关系都会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满意度低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有13. 8%的幼儿教师不喜欢幼教工作是因为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不如意,而喜欢幼教工作的教师中有64.7%则因为喜欢单位里那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3.社会的原因。①家长的期望过高。 现代幼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苗”、家长的宝贝,因此家长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学校当作是孩子的临时寄养所,而是赋予学校重任,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在幼儿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也对幼儿学校在教育环境、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②社会的支持度不够。 虽然社会上对教师有很高的赞誉,但有一些人对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师却怀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觉得幼儿学校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很好的被肯定和尊重。社会和家长们的对教师的不肯定和尊重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教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三、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采取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儿童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断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种种原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身体、业务、心理等方面。管理者对教师进行管理以保证教师的高素质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规定教师的招聘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保证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二是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应付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新时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学校管理者应定期请来幼儿教育专家,以专题的形式给幼儿学校的教师传达新的教育理念,保证幼儿教师能根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2.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社会上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不尊重的现象,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好宣传和沟通的工作。一方面,向上级行政部门反映,通过法制与宣传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幼教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管理者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幼儿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使其付出与回报基本持衡。
3.开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咨询。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纳人到学校管理的内容中来,对教师开展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等增加教师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具有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如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还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缓解压力。
4.提供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提高他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一是校领导应在科学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评价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让他们与领导拥有同样的话语权。二是建立和谐的群体协作关系,妥善解决教师间的矛盾冲突,尽量多组织集体活动,使教师有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三是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使教师的情绪得到合理的调节,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和积怨,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会减小,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减少。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