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建议
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的改进,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阶段初期, 其主要特点是半成熟与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矛盾错综的时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为以 下特点: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2.要求独立的愿望增强;3.见多识广,眼界开阔;4.道德品质的不稳定性。
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上述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
一、高年级教材的基本特点
与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教材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均有一定的不同。
在形式方面,高年级教材除篇幅稍长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一)夹叙夹议型。这种形式的课文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生动活泼,又结合故事较充分地阐述道理。有 血有肉,情理交融,利于较深入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把 道理寓于故事之中,道理和故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胜不骄、败不馁》等课。另 一种是利用故事引出道理或印证说明道理。这种形式既增加了教材的活泼感,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理,效 仿榜样。在高年级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文最多,如《为人正直》、《礼貌待人》、《为祖国而学习》、《自觉 遵守纪律》、《艰苦奋斗代代传》等。
(二)论述说理型。这种形式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虽然也举出事例,但目的是 为了更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增强说服力。这种形式的课文说理比较充分、透彻,如《真正的勇敢》、《尊重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读书要分辨好坏》、《相信科学不迷信》等。
(三)讨论型。课文只摆出事例,不讲观点,然后提出问题,叫学生讨论;或既摆出事实,又加以议论, 但不作结论,由学生一起参加讨论。这种类型的课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 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属于这类的课文有《有事大家商量》、《‘盲人摸象’的启示》、《 宽厚待人》等。
在内容和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教材相比,在程度上有所加深,难度有所增大,更突出了明理 。相对来说,在行为实践方面,不如低中年级那样具体。
程度加深和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概念更加完整、准确。低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具体形象的 水平,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都是与一定的道德形象或具体道德行为相联系的。例如,对什么是爱护公物,一般只 能回答不损坏学校的课桌椅,不损坏公园游乐场里的设备等,所以低年级只讲爱护具体的公物,中年级也只讲 爱护学校的财物,都没有完整地讲公物的概念。又如对什么是守纪律,低中年级的学生只能回答上课时不讲话 ,不做小动作,不迟到等具体的纪律,还不能答出遵守纪律的本质。可见,他们这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处于 感性阶段,还不能反映出这些道德表象的本质特征。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日益增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 而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上升到理性阶段,达到认识本质特征的水 平。因此,高年级教材关于某些道德概念的表述已经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使其更加完整和科学。如关于“公物 ”的概念,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凡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物,如矿山……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财物都是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又如 什么是勇敢,高年级教材讲得很明确: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真理,不怕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此外,像毅力、正直、礼貌、 自尊自爱、艰苦奋斗等概念,高年级教材也都作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概括。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低中年级虽 然也都讲过,但都是从某一个具体方面或就某一具体问题而言,都没有完整地概括出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二,道理讲得更加充分、深入、透彻,更突出了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品德课的许多内容都是分层次安 排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反复进行教育。高年级属最高层次,许多内容都是在低中年级已经讲过的基础上, 进一步概括和升华,力求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热爱祖国教育。低年级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爱国常识教育,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 、首都,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中年级主要是通过故事陶冶学生 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年级除通过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 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把个人 与祖国联系起来,为祖国而学习,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努力学习的教育。低年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最起码的学习要求,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课,按时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中年级主要是学习态度的教育,如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主动学习等;高年级则上升 到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从各方面 打好基础,要全面发展,并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热爱劳动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高年级对劳动观点进一步深化。强调所有劳动都是光荣的, 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有用诚实、勤恳的劳动获得 的幸福才是光荣的,靠投机取巧、甚至坑害他人来获取个人的幸福是卑鄙可耻的。
热爱集体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 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集体中过民主生活,培养民主作风等。
其他如爱父母、爱老师教育,遵守纪律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勇敢教育,诚实教育,礼貌教育,毅力教育 等,低中年级均有安排,高年级在这些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升华,使这些教育内容在说理方面达到更高 的层次。
在教学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也有所差别。由于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 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因此,相对来说,在行为要求方面就比较强调,也比较具体 。中年级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低年级的特点,但有些方面已类似高年级。高年级教材的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 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好各门功课、宽厚待人、自尊自爱、胜不骄、败不馁 等,但已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紧密,特别是有些课,如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留下最美好的东西、年少志壮、重任 在肩、学无止境以及实践出真知等思想方法的课,更侧重于明理,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认识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道德信念,而在行为要求方面,一般只是指出努力的方向。
二、高年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高年级的教学除依据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还必须反映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 样,教学才能表现出生命力,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现仅就下面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第一,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职能,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是贯彻全课始终的。然而,对高年级要更强调这 一点。一是由于高年级教材比低中年级教材更侧重于讲道理,着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是由于高年级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理解道德 意义的显著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从他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把道德认识发展到更高的 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需要,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观 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遵循一定道德行为准则的必要性,并愿意把它作为个人行动应该遵循的指南。而要达到 这一步,明理是最重要的。
低年级教学也注重明理,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但都是同具体的行为相联系的,因而他们的道德观念 是具体的、特殊的。他们认识什么对,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般都是同受别人的表扬、赞 许、认可或批评、斥责、惩罚相联系的。高年级就可以经过抽象、概括,使这些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观念上升 为较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观念,并对道德行为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高年级教学更要充分发挥 明理的作用。
明理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说理清楚明白,这是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的 《高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建议》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66676.html
在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上述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
一、高年级教材的基本特点
与低中年级相比,高年级教材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均有一定的不同。
在形式方面,高年级教材除篇幅稍长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一)夹叙夹议型。这种形式的课文既具有一定的故事性,生动活泼,又结合故事较充分地阐述道理。有 血有肉,情理交融,利于较深入地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这种类型又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把 道理寓于故事之中,道理和故事完全融合在一起,如《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胜不骄、败不馁》等课。另 一种是利用故事引出道理或印证说明道理。这种形式既增加了教材的活泼感,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理,效 仿榜样。在高年级教材中这种类型的课文最多,如《为人正直》、《礼貌待人》、《为祖国而学习》、《自觉 遵守纪律》、《艰苦奋斗代代传》等。
(二)论述说理型。这种形式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虽然也举出事例,但目的是 为了更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增强说服力。这种形式的课文说理比较充分、透彻,如《真正的勇敢》、《尊重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读书要分辨好坏》、《相信科学不迷信》等。
(三)讨论型。课文只摆出事例,不讲观点,然后提出问题,叫学生讨论;或既摆出事实,又加以议论, 但不作结论,由学生一起参加讨论。这种类型的课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 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属于这类的课文有《有事大家商量》、《‘盲人摸象’的启示》、《 宽厚待人》等。
在内容和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教材相比,在程度上有所加深,难度有所增大,更突出了明理 。相对来说,在行为实践方面,不如低中年级那样具体。
程度加深和难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概念更加完整、准确。低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具体形象的 水平,他们掌握道德概念都是与一定的道德形象或具体道德行为相联系的。例如,对什么是爱护公物,一般只 能回答不损坏学校的课桌椅,不损坏公园游乐场里的设备等,所以低年级只讲爱护具体的公物,中年级也只讲 爱护学校的财物,都没有完整地讲公物的概念。又如对什么是守纪律,低中年级的学生只能回答上课时不讲话 ,不做小动作,不迟到等具体的纪律,还不能答出遵守纪律的本质。可见,他们这时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处于 感性阶段,还不能反映出这些道德表象的本质特征。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日益增多,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 而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上升到理性阶段,达到认识本质特征的水 平。因此,高年级教材关于某些道德概念的表述已经从现象上升到本质,使其更加完整和科学。如关于“公物 ”的概念,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凡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物,如矿山……等等,都是公共财物。这些财物都是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又如 什么是勇敢,高年级教材讲得很明确:真正的勇敢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真理,不怕困难和危险,甚至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此外,像毅力、正直、礼貌、 自尊自爱、艰苦奋斗等概念,高年级教材也都作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概括。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低中年级虽 然也都讲过,但都是从某一个具体方面或就某一具体问题而言,都没有完整地概括出这些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二,道理讲得更加充分、深入、透彻,更突出了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品德课的许多内容都是分层次安 排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反复进行教育。高年级属最高层次,许多内容都是在低中年级已经讲过的基础上, 进一步概括和升华,力求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热爱祖国教育。低年级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爱国常识教育,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 、首都,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行礼。中年级主要是通过故事陶冶学生 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年级除通过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 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外,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理想和报国志向,把个人 与祖国联系起来,为祖国而学习,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努力学习的教育。低年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最起码的学习要求,如按时上学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课,按时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中年级主要是学习态度的教育,如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主动学习等;高年级则上升 到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要从各方面 打好基础,要全面发展,并注意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热爱劳动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高年级对劳动观点进一步深化。强调所有劳动都是光荣的, 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应当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只有用诚实、勤恳的劳动获得 的幸福才是光荣的,靠投机取巧、甚至坑害他人来获取个人的幸福是卑鄙可耻的。
热爱集体的教育。在低中年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 主义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集体中过民主生活,培养民主作风等。
其他如爱父母、爱老师教育,遵守纪律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勇敢教育,诚实教育,礼貌教育,毅力教育 等,低中年级均有安排,高年级在这些方面都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升华,使这些教育内容在说理方面达到更高 的层次。
在教学要求方面,高年级教材与低中年级也有所差别。由于低年级的教材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 的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因此,相对来说,在行为要求方面就比较强调,也比较具体 。中年级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低年级的特点,但有些方面已类似高年级。高年级教材的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 生活、学习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好各门功课、宽厚待人、自尊自爱、胜不骄、败不馁 等,但已不像低中年级那样紧密,特别是有些课,如愿小树苗健康成长、留下最美好的东西、年少志壮、重任 在肩、学无止境以及实践出真知等思想方法的课,更侧重于明理,通过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认识 ,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道德信念,而在行为要求方面,一般只是指出努力的方向。
二、高年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高年级的教学除依据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特点,还必须反映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 样,教学才能表现出生命力,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现仅就下面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第一,充分发挥“明理”的作用。
“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职能,也是它的主要特点,是贯彻全课始终的。然而,对高年级要更强调这 一点。一是由于高年级教材比低中年级教材更侧重于讲道理,着重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是由于高年级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研究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理解道德 意义的显著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地从他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把道德认识发展到更高的 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变成他们的需要,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观 念,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遵循一定道德行为准则的必要性,并愿意把它作为个人行动应该遵循的指南。而要达到 这一步,明理是最重要的。
低年级教学也注重明理,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但都是同具体的行为相联系的,因而他们的道德观念 是具体的、特殊的。他们认识什么对,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一般都是同受别人的表扬、赞 许、认可或批评、斥责、惩罚相联系的。高年级就可以经过抽象、概括,使这些具体的、特殊的道德观念上升 为较抽象的一般的道德观念,并对道德行为方式的社会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高年级教学更要充分发挥 明理的作用。
明理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说理清楚明白,这是使学生信服并乐于接受的 《高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建议》